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部门职责的迭代

    作者:牛泽华@芯如意 阅读168 2024/08/30 07:44:19 文章 外链 公开

    企业一般是先有组织架构后有部门再有岗位,但大部分管理教科书忽略了对部门职责的分析。部门职责决定了岗位设置的科学性,如下图所示:

    图4.png

       图1:部门由4个不相兼容的岗位构成。这是部门职责设置的理想状态,岗位之间没有交叉重叠与空白地方,各岗位各司其职。这种模式不适合快速发展的企业,因为这一阶段一人多岗、一人兼岗的现象很普遍。

    图2:部门由4个岗位构成,其中岗位1与岗位2某些职责交叉;岗位3与岗位4职责独立。我们可以看到,部门职责内存在很多空白之处,这就是岗位冲突的根源,即不知道空白职责是属于哪个岗位的。所以,员工只会做岗位说明书规定的职责,而对于部门内跨岗位的模糊地带(如岗位3与岗位4),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视而不见。

    图3:部门之间职责交叉重叠,例如对仓库管理,财务部与生产部都有管理的权限,部门之间管理边际的界定就是一个难点,类似于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有卫生行政、农业行政、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5个部门管着,不出事才怪呢。而部门之间冲突最糟糕的是,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冲突,美国管理大师道格拉斯·麦格雷戈(X-Y理论的提出者)在他的著作《企业的人性面》中,用两个章节篇幅专门讨论了业务部门与职能部门的关系;他认为若两个部门职责描述清晰、可操作性强的话,那么这两个部门高度协作,会产生这样的良性关系:专家与客户。

    图5.png  图1与图2因岗位职责而引发的冲突,由部门长协调解决即可。图3则不同,属于跨部门沟通,相对来说会花费更多的沟通成本和时间代价,是企业很多的管理问题产生的根源,这尤其值得企业各级管理人员高度重视。因此,这也是企业组织架构扁平化、去中心化的理论依据。

    那么,它们三个图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呢?我认为,企业发展会有一个由“混沌到清晰再到混沌”的循环进化过程。同理,图3会向图2转化,最终图2会进化成图1的模式。岗位职责的大小是随业务发展而变化的,在互联网以客户和价值为导向的时代,传统的以责定岗、职责清晰的做法(如图1)又被模糊定岗、职责整合的做法所取代(如图2和图3)。这如同PDCA循环,如此反复。

    我不由想起,得道高僧青原惟信禅师说过这样的话:“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其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有个休歇处,依前见山是山,见水是水。”笔者也不禁感慨,HR的职业发展阶段不也是这样吗?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1
      推荐商品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