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吴守农:上游原厂收紧货源,元器件现货商不可坐以待毙

    作者:ICH@有芯综合产品部 阅读359 2022/03/30 12:29:03 文章 原创 内刊

    在近日举行的万众有芯学堂第三期“供应链最后一公里”主题讲座上,分销行业资深人士吴守农提到,现在很多现货分销商表示:“现货商这条路越走越困难。”

     

    现货商群体面临哪些挑战呢?在中美贸易战中,美国究竟能够做到什么程度?对我们贸易商群体产生多大的影响呢?《芯扒客》记者带来吴守农的演讲干货分享。

     

     

    01

    中美贸易战连锁反应,货源紧张

     

    最近的贸易战首先对涉及进出口业务的供应链公司造成很大影响,吴守农对中美贸易战有颇多感想:

     

    从大环境来看,全球的经济都在下行。国际基金会、包括WTO目前都对全球经济预测下调了0.2~0.5%。

      

    另一方面是针对半导体行业的投资的影响,国内目前半导体行业投资主要还是集中在晶圆制造、封装方面,IC设计公司的投资仅占10%左右,至于元器件分销和代理行业的投资就更小了。

     

    贸易战首先对元器件贸易商的终端客户产生影响。除了对终端客户的影响,对于元器件分销行业的最直接影响就是禁运。作为现货贸易商,很多东西不能卖到国内来了。比如一些宇航级、军工级的器件,会有很大的经营风险,甚至出国去一些美国的盟国都会有危险。比如中兴、华为被制裁,加入黑名单以后,会影响这些客户的发展。

     

    其次,美国对中国制造业增加关税,也会影响到客户的发展。很多制造企业承受不了25%的关税,就会转移到越南、印度、台湾这些地方。比如现在富士康就有回台湾的意向。

     

    当然,业内一般认为富士康很难回到台湾。首先是台湾缺足够的产业工人,台湾社会老龄化加上就这么2200万人,仅靠机械手臂无法支撑制造业的发展。这种制造业的转移貌似中美贸易战只是其中的一个原因,根本原因还是国内土地、人工成本的上升,让制造业的价格优势下降。

     

    当客户去海外建厂,会涉及到很多的供应链问题,比如报关、汇率等问题,这对分销商来说都是需要适应的。

     

    短期内,禁运和制裁会对元器件分销行业有促进作用。很多终端客户害怕未来会缺货,会提前备货。据说华为提前备了一年的货,有些核心器件备了三年的物料。不过这种情况能否持续下去?大家心里都没有底,现在日子好过不代表以后好过。

     

    禁运或制裁带来的一个挑战就是货源问题。

     

    目前贸易商普遍反馈的一个情况就是上游原厂收紧代理线,相对应的货源也在收紧。这也是制裁带来的连锁反应,因为以前华强北现货贸易商的货源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授权代理商。而现在芯片原厂对代理商的管控日趋加强,因为害怕通过不同渠道留到实体清单上的公司。所以现在普遍反映拿货越来越困难了。

     

    02

    芯片原厂收紧货源,现货商如何转型国产芯片代理?

     

    面对上游收紧货源,这个时候贸易商不可坐以待毙。首先必须积极寻求新的货源,比如国产本土芯片以及国外非欧美系的芯片,帮助客户找到“备胎”。

     

    当然,对于很多贸易商来说选择合适的国产芯片也需要谨慎,目前国产芯片很多鱼龙混杂,不少号称自主研发的国产芯片可能只是贴牌。所以需要对芯片原厂进行深入的考察分析,要了解原厂的产品线定义,还有发展的时间表、路线图。此外,还要了解原厂对于渠道的管理理念,是不是想要长久做下去。

     

    吴守农表示,总结起来贸易商对国产芯片应该重点考察以下几点:

     

    • 考核新增产品线对自己目前的客户应用范围是否有叠加作用,这样利于推广。

    • 考核原厂的核心管理员的资质是否过硬,比如研发或者某个领域的大咖,企业的组织结构是否明确。 

    • 原厂对于自身产品线的市场定位是否明确,对未来自身的发展时间与线路是否有做规划。 

    • 原厂对渠道商的管理理念是否正确。意思就是原厂能否遵守游戏规则,做到保护渠道商的权益。

    • 原厂现有客户的销售数据是否漂亮。 

    • 是否有大基金的投入,有大基金的投入证明此原厂是有实力能得到基金的认可。

    • 各种协会与媒体的评价

    现货贸易商还有一个顾虑,那就是欧美芯片原厂都在砍代理线,连这些大的代理公司服务原厂多年都一下子被过河拆桥,就更别提自己了。如果辛辛苦苦帮国产芯片拓展了渠道,被直接抛弃了怎么办?首先芯片原厂真正砍掉代理商的比例其实是少数,除了TI这样少数的公司,大多数原厂还是需要依赖代理来铺设渠道、分担风险。另外,大多数代理商目前其实没有找到自己的价值,只要能够帮助客户和原厂创造价值,是很难被抛弃的。

     

    另一方面,国产芯片也在筛选代理商。

     

    实际上现货商和代理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代理商是有账期的,现货商是快进快出。现在华强北有大量的代理和现货混合经营的公司。在华强北的黄金年代,做现货很赚钱,直接赚差价。而做代理还要压货放账期,还要承担风险。

     

    既然赚快钱容易,大家都不愿意慢慢的发展代理线。如果贸易商转型国产芯片的代理,是否做好了准备?比如对客户群的分类?是否有详细的销售推广计划?如果什么准备都没有,国产芯片是不敢把代理交给这个现货商的。

     

    吴守农表示,现货商转型代理商应该对自身定位和优势劣势有充分的认知:

     

    • 1.区别于普通现货商与代理商,原厂更看重技术型代理商,所以对于团队的建立与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并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与价值。例如IC单品可以向多芯片SOC芯片模块发展,单一的产品向方案发展,这样可以做到唯一与不可替代性,做好细分市场应用,落实具体的实施计划。 

    • 2.多多配合下游客户的具体诉求。具体到不同的客户群体,其诉求是不一样的,能抓住客户的需求,就能抓住市场。客户做进去需要加强与客户的联系与忠诚度,要多多利用新型销售工具,时代在进步,销售工具也在更新,要跟上时代的步伐,做好客户服务至关重要。 

    • 3.如何回应原厂对代理商的诉求。现有客户资源可以多多开发,可以推给客户原厂的一些新产品与理念,帮助客户更新自己的产品做到有竞争力,也是成全自己与原厂。公司的资质与产品线需不断成长,了解销售现状与设立后续销售目标,配合原厂创造需求,拓展市场与做好市场布局。理解客户,维护客户需求。 

    • 4.如何回应业务改变与扩充诉求。根据原厂的战略部署,做好资金与人员准备。不同阶段的原厂有不同的诉求,清楚了解这些才能继续做代理。例如前两年TI砍掉了很多大的代理商,包括体量巨大的安富利,为什么?因为TI自己有技术实力,市场认可度极高,不需要代理商再帮他们推新产品,只需要通路商,这样TI原厂效益更高。 

    此外,现货商也要积极从本土向全球调货的现货商转变。比如在亚洲,很多国际化的代理商会增加在新加坡的仓库和调货能力。同时积极试水电商,其实现在元器件电商平台大家都在做,初步估计全深圳有上千家元器件电商网站,但是真正平台型的电商很少。大部分是把自己的线下业务放到线上。

     

    发展电商可能是一个坑,但是也可能是未来的机会。对于贸易商来说,最好能够做垂直细分的电商,比如专门一两个品类,做出特色。另外服务要跟上,比如下单后两个小时发货。

     

    总的来说,对于贸易商而言,贸易战是是挑战也是机遇,如何调整心态,积极应对才是关键。

     

    本文转载自芯扒客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