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瑞浦:解散MCU团队、Q3业绩向好
思瑞浦:第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69.76%,稳步推进创芯微业务协同融合
10月29日,思瑞浦披露三季报。据公告,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48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31%。值得关注的是,思瑞浦业绩逐季修复,第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3.42亿元,同比增长69.76%,环比增长11.37%。
据公告,受益于汽车、新能源、服务器、光模块等细分市场需求的增长和电源管理芯片新产品的逐步放量,思瑞浦业绩得到逐季修复,内生增长力不断增强。就具体业务看,思瑞浦2024年前三季度信号链芯片产品实现收入7.10亿元,同比增长9.37%;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实现收入1.38亿元,同比下降13.91%。
其中,第三季度业务增长明显,盈利能力有效改善。信号链芯片产品实现收入2.91亿元,同比增长73.25%;电源管理芯片产品实现收入4984万元,同比增长51.10%。第三季度公司综合毛利率为 51.60%,同比增加1.58个百分点,环比增加3.32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思瑞浦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前三季度研发费用为3.94亿元,同比增长4.34%。同时,报告期内,思瑞浦已经完成深圳市创芯微微电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芯微”)100%股权的资产过户事宜。下一步思瑞浦将稳步推进与创芯微之间的业务融合,共同围绕通讯、工业、新能源、汽车电子及消费电子等核心市场应用继续深耕,增强产品性能和技术服务能力,提升市场竞争力及影响力。
解散MCU团队?
业内人士爆料称,国内知名模拟芯片公司思瑞浦于10月28日宣布解散MCU团队。消息称本次财报内已经不见嵌入式处理器业务的描述,并表示后续公司将持续聚焦模拟和数模混合产品线的经营,不断夯实内生增长力,提升盈利能力。
据集微网了解,思瑞浦MCU团队约数十人规模,其中一些成员曾是2022年德州仪器(TI)裁撤的中国区MCU研发团队的员工。该部门员工周一上班后突然被告知这一消息,裁员将分批次进行,最早一批获得赔偿的员工将在月底离开。
一位MCU行业人士认为,思瑞浦解散MCU团队,可能主要是因为MCU市场过度内卷,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思瑞浦MCU团队的解散,是国内MCU市场竞争日渐加剧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目前国内MCU市场仍然是国际MCU厂商占据主要市场份额,国内公司占比较小,且国际MCU厂商企业的终端应用主要集中在汽车电子和工业控制等领域,国内MCU企业则主要集中在小家电和消费电子等中低端市场。
无论是收缩业务,还是并购扩张,都是严酷的市场环境迫使公司寻求“自救”之举。一收一裁之间,真正考验着思瑞浦管理层的,是在行业低迷时期保持对公司未来发展方向的深刻洞察以及坚持既定战略的决心和毅力。
(内容来源:晨财经、、中证网、集微网,芯闻道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