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ub2234周报
业务简讯
1、终端需求疲软,汽车工业控制领域,微芯MCU(DSP系列)及恩智浦MCU(SPC)系列,普遍交期到明年2月后,价格处于高位。
2、CITE上周在深圳举办,国内企业参展居多,观展人数下滑,通过与国产器件原厂沟通,今年5月份以后需求清淡,预计明年更加困难。
3、汽车芯片与零部件供不应求,订单排到2023年下半年,需继续关注车用领域MCU和IGBT模块。
4、北京部分终端客户完成军工审核,恢复生产,释放需求。
5、新兴市场存储需求旺盛,本土企业聚焦“国产替代”。
6、受新能源汽车和智能手机市场影响,CMOS智能传感器将成为市场持续需求。
7、持续高温,导致国内多地限电,光伏发电或将成为未来趋势。
8、智能手机销售量低迷,消费类电子器件需求进一步下滑。
9、研华科技与SGS、捞王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未来将继续蓄力造智慧厨房。
10、四川8月21日00:00启动突发事件能源供应保障一级应急响应,将对全省工业限电停产的期限延长至8月25日24时。
厂家反馈
1、ADI:第三季业绩报告显示订单有所放缓,取消订单数量略有增加,对前景持谨慎态度。
2、安森美:美国新碳化硅工厂落成,到2022年年底SiC晶圆产能同比增加五倍。
3、联发科:完成全球首次5G NTN卫星手机实验室连线测试,可让手机直接通过卫星信号上网。
4、台积电:3纳米N3制程预期9月量产,苹果或成首家投片客户。
5、华润微:2022年半年报显示IGBT产品营收同比增超七成,未来三年将重点布局车身及新能源车产品。
媒体综合
8月15日:央视报道,供需错配致多款芯片价格雪崩,ST部分型号骤降90%,但AI智能芯片仍供不应求。
8月15日:川渝地区发布紧急限电停产通知,四川6天,重庆11天,被限电半导体厂商合计超百家,恐波及当地光伏、硅片、电池、笔记本电脑、显示面板、终端代工等产业。
8月16日:第十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CITE 2022)在深圳召开,参展企业超1400家。
8月16日:美国ITC正式对移动电子设备启动337调查,联想、摩托罗拉列入被调名单。
8月17日:拜登签署《降低通货膨胀法案》,是美国史上最大的能源及气候投资法案,其中对电池原料组件及电动汽车组装本地化的要求或将使美电动车产业链“去中国化”。
8月17日:据二三线代工厂表示,已有Fabless客户在缩减订单,将影响Q4产能利用率。
8月17日: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就美“芯片法案”发布声明,表示坚决反对,美方此举势必导致产业混乱,并敦促美方应尊重行业共识,及时纠正错误做法。
8月18日:广东“强芯工程”提速,粤芯半导体三期项目在广州启动,总投资162.5亿元,将瞄准工业电子和汽车电子领域,专注模拟芯片。
8月18日:国内首个EDA创新中心落户南京。
8月19日:深圳地产商皇庭国际“新能源车用高端芯片项目”于江西德兴市开工,预计年产24万片,有望供应斯达半导、比亚迪等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