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ub2252周报
终端简讯
▪北京、重庆等地区部分客户开始逐步恢复公司办公。
▪12月24日,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当天已暂停生产,此前特斯拉已被曝出需求量下滑、股价暴跌。
▪近日多家电子制造终端和供应链企业宣布停产结业或开始超长假期,市场行情不容乐观。
▪随着汽车市场“缺芯”潮不断蔓延,许多车厂改变了传统供应链模式,开始投入芯片设计领域,并与晶圆代工厂商合作。
▪家用指夹血氧仪卖爆,或将带动医疗产品MCU需求,对其相关IC库存去化将有帮助。
▪根据中国充电联盟数据,11月国内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为494.9万台,同比上升107.5%。
▪CINNO Research预测,在需求没有明显利好因素的情况下,智能手机面板价格将持续走低,2022年12月和2023年1月a-Si/LTPS面板价格将每月下降0.3美金;刚性AMOLED面板价格将继续下降0.5美金;柔性AMOLED面板价格或将下降1美金。
▪12月23日,高德红外发布公告已与客户集中签订了多个型号项目合同,合同金额合计为1.16亿元。该笔收入占公司2021年经审计营业收入的3.32%,将对公司未来的经营业绩产生积极影响。合同标的分别为某型号项目红外热像仪产品及防暴和地爆系列型号产品,显示该公司红外热成像、防暴等产品得到客户进一步认可。
分销动态
▪ECIA最新调查显示,全球对终端产品的需求正在下降,供应链压力虽有缓解,库存压力正加剧。报告更称,包括航空电子、军事、航天市场在内的终端市场指标12月开始也不容乐观,汽车零部件的交货时间和价格继续上涨,美洲电子元件市场正处于销售下滑的深度时期。
原厂资讯
▪TOSHIBA:官方回应160亿美元被私有化传闻,称正与潜在合作伙伴接洽,一切尚未定调。
▪Samsung:调涨NAND闪存价格,3D NAND闪存价格涨幅高达10%。
▪Micron:受亏损影响,美光宣布明年裁员4800人,比例约10%并停发奖金。公司CEO表示,存储行业正在经历十三年来最严重的供需失衡,预计到2023年年中左右,客户将转向更健康的库存水平,芯片制造商的收入将在明年下半年有所改善。
▪豪威集团:因市场严峻,拟2023年削减30%成本。
▪顺络电子:前三季度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收3.48亿元,同比增长56.8%。
媒体综合
▪12月19日:四川省发布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名单,共计23个产业集群上榜,绵阳3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入选,分别为新型显示产业集群、无人机产业集群、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入选数量居全省第二位。
▪12月19日:埃斯顿表示芯片价格仍较高,供应仍偏紧,但短缺情况相比年中已有改善,目前其主要的零部件已经实现国产化。
▪12月20日: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USTR)决定缓征对华PCB进口关税,期限为9个月,到明年9月30日。据悉,该税率高达25%,若明年继续实施,将打击中国大陆PCB、EMS等在内的电子制造业,并进一步传导至包括芯片在内的电子元器件供应链,促使供应链向海外转移。
▪12月23日:业内人士看好明年上半年车用芯片需求:1)旧品补货动能并未放缓,主要因车用IC生命周期长,在未来几年内的车款都可使用;2)高端新品出货量也逐步加温,车用显示驱动IC(DDI)大厂第四季度已感受到客户拉货复苏。
▪12月23日:东莞一家经营超20年电子厂发布结业公告,深圳某上市企业发布约90天的超长假期。据分析,目前供应链部分企业订单可见度下降到了历史最低值,超长假期只是为了降低成本、消化库存,预计年底及一季度需求将受严重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