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ub2301周报
终端简讯
●绝大部分终端厂商最近两周都因疫情在家休息或办公,分销市场也交易清淡,不少客户已经提前放假。
●据中国海关部门统计,2022年前十个月中国减少芯片进口近700亿颗,受此影响,美国半导体企业市值总计蒸发超过1.5万亿,部分美国芯片企业宣布降价。
●杰发科技与奇瑞共建汽车芯片联合实验室,自研汽车芯片。
●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占比已达25%,未来器件市场需求广阔。
●华为新年致辞:2022年是逐步转危为安的一年,明年将有质量地活下来。
●长虹:自主研发的MCU芯片在中国(绵阳)科技城成功下线,可应用于工控和能源领域。
分销动态
●近期SEMI发布2023年半导体8大趋势:减少供应链中断、区域化和本土化、脱钩将继续、人才紧缩、新品上市刺激需求、内存寡头竞争升温、更多公司采用Arm和RISC-V架构、摩尔定律不仅由EUV延续。
●国际电子商情2023年电子行业10大趋势预测:便携式储能、康复医疗、固态电池等需求或迎爆发,全球车规芯片进入结构性缺货阶段且汽车产业生态圈主导者或生变,显示行业有望止跌,存储市场遇冷,先进技术持续推进,2023年底中国半导体或迎小规模反弹。
原厂资讯
●SK Hynix:将缩减约50%人力成本,团队负责人或裁减20-30%。
●Qualcomm:确认正在裁员,且计划在汽车和物联网等新领域加倍投入。
●厦门华联光耦事业部:拟入驻icHub,华联电子主要生产光耦,可应用于智能控制及汽车领域。
媒体综合
●12月26日: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回落,部分环节开始出现产能过剩迹象,利润或向下游转移,电池片和组件环节或可受益。据华为发布的智能光伏十大趋势显示,光储发电机、组件级电力电子(MLPE)、组串式储能、电芯级精细管理、光储网融合、数字化、AI增效等将成产业趋势。
●12月26日:香港近日发布《创新科技发展蓝图》,提出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力第三代半导体及新能源汽车产业,并提出发展四大重点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等。
●12月27日:韩国国会通过《国家尖端战略产业法》修订案,该韩版芯片法案除税额减免外,专业人才培养、审批流程简化等方面相关支援力度也大幅缩减或被搁浅,韩国半导体业界担心或迎来产业冰河期。
●12月28日:全球晶圆载具供应商台湾家登集团子公司“家登自动化”,无预警暂停供货大陆企业。据悉,家登全球极紫外光光罩盒(EUV Pod)市占率超过八成,客户囊括台积电、三星、英特尔、SK海力士等,少了家登的光罩盒产品,所有晶圆厂都无法顺利运作。
●12月29日:2022中国(深圳)集成电路峰会在深圳坪山召开,聚集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参与。深圳市科创委等领导在会上表示,深圳市集成电路产业规划有望近期发布,目标2025年产业营收突破2500亿元,将布局“东部硅基、西部化合物、中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