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官方宣布,将针对半导体设备及相关领域加强外资投资的审查与管理机制
日本财务部正式发布声明,为巩固国内供应链安全与稳定性,已对《外汇及外国贸易法》进行了关键性修订,旨在强化保护对半导体设备等关键科技领域的外资投资监管框架。此次修订自今年9月15日起正式生效,将广泛覆盖直接投资行为及特定形式的资产收购。
据公告,新规定要求非日本居民(如海外企业)在试图获取日本“战略性产业部门”(包括但不限于半导体制造业)的直接控制权或重要影响力时(如通过增持上市公司股份至1%及以上表决权,或参与非上市公司股权收购),必须提前向相关部门提交投资申报,接受严格的审查流程。此外,对于可能威胁到国家安全或经济利益的股票购买等行为,即便是小额交易,也需遵循预先通报原则,以确保投资活动的透明度和可控性。
所谓的“核心业务部门”是指:
•与半导体制造相关的设备制造(主要用于半导体制造的机械、电器、零件、用品和材料);
•先进电子元件(多层陶瓷电容器及其材料等电子元件)的制造;
•机床部件制造(机床部件,如滚珠丝杠、线性导轨和线性标尺);
•船用发动机制造(民用船用柴油发动机,四冲程,连续最大输出功率为735千瓦或以上)。
国家安全等角度增加的其他部门是指:
•光纤电缆(石英基光纤和光纤绞线)制造;
•多功能机器(能够发送和接收数据并具有复印和扫描等多种功能的机器和电器)的制造。
日本财政部强调,此举确保稳定的供给链,并解决技术泄漏和商业技术转移的风险
日本在紧跟去年美国实施的半导体出口限制措施后,再度加码,对半导体制造设备及相关产业领域的外资投资实施了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
值得注意的是,这一举措恰好发生在日本致力于重振国内半导体制造业的关键时期。限制外资进入半导体制造及其关联领域的投资,可能不经意间为日本本土半导体产业的复苏之路设下了障碍,减缓了其发展的步伐。
回顾过去三年,日本政府已慷慨解囊,投入约4万亿日元(折合约为269亿美元)巨资,旨在重振半导体行业并加速数字化转型。然而,这些资金似乎仍显捉襟见肘,日本政府正紧锣密鼓地筹备新的立法,旨在进一步加大对国内芯片制造能力提升的投资力度。
对此,批评的声音指出,日本政府在过往的尝试中未能成功激活半导体行业,其根源或许在于未能有效携手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前行。这种封闭式的产业振兴策略,可能限制了外部先进技术和市场资源的引入,从而影响了整体产业的发展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