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英飞凌:7.5亿欧元与奇梦达和解

    编者:曾颖@芯闻道 阅读67 来源: 芯智讯 2024/08/30 02:49:35 文章 外链 公开

    近日,德国芯片大厂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表示,该公司与已破产的DRAM芯片大厂奇梦达公司的破产管理人达成和解,同意向奇梦达支付 7.535 亿欧元(约合8.3721 亿美元),结束了双方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


    奇梦达是2006年5月1日从英飞凌公司中分拆出来的内存产品业务,在全球拥有约12,000名雇员,英飞凌持有其77.5%的股份。同年8月,奇梦达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在此之前的2005会计年度,奇梦达的营收就达到28亿欧元的营收记录,2006年第一季仍位居全球DRAM销售量第二位。


    但是,自2007年开始,DRAM价格就开始快速下跌,到2007年底之时,DRAM价格仅有2006年同期的四分之一,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DRAM颗粒价格更是跌势不止,甚至跌破了厂商的材料成本,均价最低至0.59美元。在此影响下,奇梦达业绩也是一落千丈。


    奇梦达在2008年前三季累计亏损达14.81亿欧元。而在其发布第三季度财报的前6个月时间里,英飞凌还为它承担了超过20亿欧元的费用。作为对比,其2007财年上半年税前息前净利还有3.35亿欧元。业绩暴跌之下,2008年全年,奇梦达在纽交所的股价累计跌幅也高达97%。


    在未能与母公司英飞凌达成拯救方案的细节后,2009年3月16日,亏损严重的奇梦达被迫宣布在月底停止芯片生产,并在4月1日申请破产。当时奇梦达的一位高层称:“由于芯片价格不断下降,公司继续生产只能造成更大的损失。”


    随后,奇梦达管理层于2010年控告英飞凌,要求赔偿33.5亿欧元,理由是英飞凌以不合理的过高价格将业务转移给奇梦达。


    当时奇梦达的破产管理人Michael Jaffé博士向德国慕尼黑地区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英飞凌赔偿其损失。奇梦达指控英飞凌在剥离内存部门成立奇梦达的过程中,通过与奇梦达有关的空壳公司私下转移企业资产,导致奇梦达在经济上遭受重大损失。


    2014年,英飞凌与奇梦达破产管理人达成部分和解,通过支付约1.35亿欧元和解金解决所有争议,但尚待判决的关于在经济上重新设立空壳公司和资产减损责任("差价责任")的诉讼除外。


    对于此次与英飞凌达成的和解协议,奇梦达管理层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和解协议的金額为7.535亿欧元,略低于声称的8亿欧元,原因是英飞凌提交一份已成立索赔的后偿声明,金额约2650万欧元。


    对此,英飞凌表示支付的和解资金,将利用为该法律纠纷预留的资金。超出的金额将对非持续营运业务的盈利及现金流量造成负面影响。


    奇梦达管理层指出,该破产程序有可能在2025年结束,并为债权人带来可观的分红。


    值得一提的是,国产DRAM厂商长鑫存储在2019年宣布,从奇梦达收购了一千多万份有关DRAM的技术文件及2.8TB数据,这也是长鑫存储最初的技术来源之一。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