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闸管基础知识
一、晶闸管的定义
晶闸管别称可控硅整流器(SCR),简称可控硅。由美国通用电器公司发明并商业化。晶闸管是由三个PN结构成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具有单向导电性和可控性(导通和关断)。三个PN结分别是阳极、阴极和控制极。
二、晶闸管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晶闸管是PNPN四层半导体结构,具有三个PN结,可以看作是由一个PNP三极管和一个NPN三极管构成。在工作时,阳极和阴极与电源和负载连接组成主电路,门极和阴极与控制装置连接形成控制电路。当晶闸管受到正向阳极电流且承受反向电压的PN结失去阻挡作用时,晶闸管导通。
工作条件:
(1)承受反向阳极电压时,无论门极承受何种电压,晶闸管都处于关断状态。
(2)承受正向阳极电压时,仅在门极承受正向电压的情况下晶闸管才导通。
(3)在导通情况下,只要有一定的正向阳极电压,无论门极电压如何,晶闸管保持导通(即晶闸管导通后,门极失去作用)。
(4)在导通情况下,当主回路电压(或电流)减小到接近于零时,晶闸管关断。
三、晶闸管的主要参数
1、电流参数
(1) 通态平均电流IT
在环境温度不大于40℃和标准散热即全导通的条件下,晶闸管元件可以连续通过的工频正弦半波电流(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称为额定通态平均电流IT,简称额定电流。
(2) 门极触发电流IGT
在规定的环境温度和一定的正向电压条件下,是晶闸管从断态转变为通态所需要的最小门极直流电流,普通晶闸管的IGT一般是数毫安到几百毫安。
(3) 维持电流IH
在规定条件下,晶闸管被触发导通后,能使晶闸管维持通态所必需的最小正向电流。
(4) 浪涌电流ITSM
晶闸管导通后,所允许通过的不重复性最大瞬间电流(持续时间一般规定为10ms).
2、电压参数
(1) 断态重复峰值电压UDRM
在控制极断路和晶闸管正向阻断的条件下,可以重复加在晶闸管两端的正向峰值电压,其数值比正向转折电压小100V。
(2)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URRM
在控制极断路时,可以重复加在晶闸管元件上的反向峰值电压,此电压数值规定比反向击穿电压小100V。
四、晶闸管分类
(1) 关断导通及控制方式
普通晶闸管、双向晶闸管、逆导晶闸管、门极关断晶闸管、BTA晶闸管、温控晶闸管等
(2) 引脚和极性
二极晶闸管、三极晶闸管、四极晶闸管
(3) 封装形式
金属、塑料、陶瓷三种。金属封装的又可分为螺栓形、平板形、圆壳形等,塑料的可分为散热片型和不散热片型。
(4) 电流容量
大功率、中功率、小功率三种。大功率晶闸管多采用金属封装,另外两种则是多采用塑料和陶瓷封装。
(5) 关断速度
普通和高频晶闸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