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稳定还将持续,国产元器件空间广阔
从2020年下半年开始的电子元器件断供缺货已持续了近一年半时间,至今没有缓解迹象,而近期全球疫情出现剧烈反复、俄乌爆发军事冲突以及中美贸易纷争等因素又进一步加剧了局势的不确定性。目前社会各界都意识到,元器件供应链对中国电子制造业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对供应链安全的关注已上升到国家层面,从决策机构到企业都需要以更长远的视角对元器件供应链进行规划。
为深入了解当前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现状与面临的困难,分析供应链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政府主管机构和企业提供意见和建议,中国电子信息商会元器件应用与供应链分会(ECAS)于今年三月再次开展针对元器件供应链的市场调查,这也是ECAS连续第三年进行供应链市场调查,得到了协会各会员单位的大力支持,此次调查由芯之元供应链(icHub)承办。
本次调查受访对象为ECAS会员及广大上下游客户,范围涵盖了中国电子制造产业链上的各类企业,包括主要代理商、贸易商、原厂以及终端制造商。今年一共收到2,662份有效回复,其中终端制造商916份,回复样本在业务类型、企业性质与规模等方面的分布符合元器件供应链市场生态,确保了调查数据的行业代表性和可信度。
涨价缺货持续,国产份额提升
元器件价格上涨以及不能准时交货是今年大部分企业都遇到的情况,在调查回复中,涨价、交期延长与断货也不出意外位居当前供应链问题前三位,远远高于其他选项。不仅如此,在对供应链未来趋势进行预测时,近三分之一受访企业认为不稳定将持续到明年下半年甚至2024年以后,更有三分之一表示无法预计,这也表明大家对今明两年的供应链状况普遍不太乐观。
为降低供应链风险,国内企业正在逐步加大本土元器件份额。调查显示,国内企业对海外品牌元器件的依存度和去年相比有所下降,采购金额平均占比由去年的52.3%降至46.9%,同时有45.9%的企业减少了海外元器件采购,特别是海外元器件占比85%以上的企业比例从27.5%降到了16.5%。在此趋势推动下,企业对国产替代产品的价格接受度也比去年要高,在产品性能和供应都能满足要求的前提下,认为国产替代价格必须低于海外品牌的从去年62.6%下降到52.3%,可以接受国产品牌价格等同甚至高于海外品牌的比例均有显著上升,这些变化都将成为国内原厂扩大市场的有利因素。
尽管如此,元器件国产化替代之路仍然漫长,受访企业认为海外品牌元器件可实现国产替代的平均比例为33.5%,超过四分之三企业认为可以实现国产替代的不到50%,说明本土品牌原厂虽然这两年市场份额有所提高,但可能更多是市场供应短缺所致,元器件国产化之路依然任重道远。对国产元器件而言,企业反映的最主要问题还是性能需要改善,虽然比例比去年有所降低,但仍然超过一半达到52.3%。其次是产品一致性不好,而供应问题则从去年的第五上升至第三。
企业更加重视培训
和去年相比,我们发现企业普遍加大了对员工进行供应链相关知识的培训,显示出供应链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企业重视。被访企业中经常为员工提供元器件供应链培训的企业比例明显增加,从22.3%增加到34.7%,没有提供或很少提供的则从35.5%降到27.1%,而在培训内容中,最受关注的主题包括产品知识、购销业务、品控与检测以及供应链管理,另外也有部分企业对外贸与报关、仓储物流、电商及区块链技术、财务与信用以及软件应用等主题表示出一定的兴趣。
受中美关系影响,美国近年来通过长臂管辖等手段加紧了对中国发展高科技的限制,包括对先进芯片技术的销售以及对部分高新技术企业的打压,国内企业也越来越重视美国出口管制对元器件供应链的影响。从今年的调查可以看到,受访企业对受限元器件以及美国实体清单的关注度都比去年高,能提供非常明确受限元器件清单的比例从去年17.0%增长到25.2%,从细分数据来看,国企变化最为明显,能提供明确清单的比例从11.2%提升到了26.1%;非常关注美国商务部实体清单的企业也从18.9%上升到28.2%。
面对当前剧烈变化的市场,加强和原厂的联系超过了加大备货建立安全库存,成为最多企业选择的应对策略,而选择寻找国产和本地化替代的不到30%,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显示企业对国产化替代的积极性并不太高。在品控方面,目前使用最普遍的手段仍然是加强对供应商审核,但企业对检测更加重视,和去年相比,通过第三方检测进行管控升至第二位,同时自建检测机构的比例也在上升。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印发《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其中特别提到支持在深圳组建市场化运作的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这体现了国家宏观决策层面对于电子元器件供应链的重视。企业对此反响积极,从调查回复来看,国内企业最期待交易中心提供的服务包括选型服务、方案设计支持、选购服务以及替代推荐,以切实帮助企业解决供应链问题。
从今年调查可以看到,大部分受访者都认为元器件供应链不稳定状况不会在短期内消失,因此企业对供应链的重视程度在逐年加强,同时本土品牌市场份额也在提高。当然国产元器件还有诸多需改进之处,要充分实现国产化依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市场需求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如果能够针对用户提出的问题加大技术投入,相信国产品牌未来将大有可为。另外从发改委与商务部联合下发的文件可以感受得到,政府部门已经开始针对元器件供应链建设进行规划与布局,这必将对行业发展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我们也期待业界共同努力,尽快构建起一条安全稳定的元器件供应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