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如何打造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后疫情时代的思考

    编者:曾颖@ECAS 阅读382 来源: ECAS专刊 2022/04/07 17:02:02 文章 外链 公开

    微信图片_20220228154035.png


    过去的2020年,全球经济经历了疫情带来的严冬。随后中国市场在有效控制疫情传播后率先回暖,成为 2020 年主要经济体中唯一正增长的国家。尽管疫情对全球供应链造成了深远影响,但是中国市场随着率先复工,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引擎。根据2020年的统计数据显示,半导体芯片年进口额已超过3500亿美元,也就是中国电子制造业消耗了全球近 80% 的半导体芯片。据海关日前公布的最新数据,2021年1-2月份,我国进口集成电路 964亿个,数量上增加了36%,进口金额达到3761.6亿元,增长 25.9%,市场需求仍然继续在向中国集中。

     

    然而,受疫情、全球贸易、科技产业摩擦等多方面影响,2020年出现了上游元器件供应链的大规模产能紧缺、以及缺货涨价。疫情加上产能不足等诸多因素导致的芯片缺货涨价潮此起彼伏,进入 2021年,仍没有减缓迹象。在缺货潮中,不少终端企业甚至按以往几倍的采购量恐慌性下单,而在终端企业抢芯片的同时,芯片制造企业也忙着从他们的上游抢购用于制造芯片的原材料晶圆。就像推倒的多米诺骨牌一样,芯片涨价抢购已波及到上游的晶圆制造。

     

    在经济回暖、订单复苏的同时,终端制造厂商面临严重的供应链危机。这一次的大缺货一方面让终端厂商开始反思自己的采购备货策略,另一方面也让业界开始更加重视元器件渠道分销的价值。在目前全行业大缺货的背景下,成为业内讨论的焦点。根据本刊对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电子元器件应用与供应链分会(ECAS)多位理事会成员的采访,就如何打造稳定、可靠的供应链,总结出了四大应对措施,供业内同仁参考∶

     

    补齐短板、替代方案面临的挑战?

     

    要打造稳定、可靠的供应链,首先要补齐产能短板,早日实现"国产替代"。

     

    尽管遭遇了供应链缺货这样剧烈的波动,但对于国产半导体来说,也迎来了新的机会。一方面,疫情让技术变革的条件更加成熟,如5G与AI、大数据、云计算带来的大规模应用已经到了即将爆发的时刻,对于半导体行业产生了大量的机会;另一方面,供应链的剧烈波动,也加速终端客户寻找国产可替代方案,以确保自身的供应链安全。TTI华中华北区销售副总裁潘江波就认为,供应商只用一颗料是很危险的,除了产能供求的紧张,有时候也会出现一些突发的黑天鹅情况,如工厂失火、地震、疫情,如果是专用料缺货,很容易造成停工停产。他建议终端客户要尽量增加第二、第三供应商做替代,这样在某一个品牌缺货的情况下还能备选。而深圳市天河星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德仁则表示,终端客户从产品项目设计开始,就需要对元器件的选用选型做出规划,包括减少单一品牌的供应、加大国产化或本土化的替代供应等。

     

    对于半导体领域的"国产替代",ECAS商会的理事会成员普遍看好,从行业应用来看,物联网、5G、AI、汽车、消费类都将是国产替代的主战场。相比欧美国际原厂,国产半导体在中低端消费级市场,往往凭借价格、服务以及响应速度抢占市场份额;在一些出货量大且价格杀到"红海"的领域,国产半导体甚至获得优势。立创商城董事长杨林杰就看好中低端的消费级逻辑芯片的大规模 替代,例如MCU、NAND/Nor Flash、DC-DC、电源IC、接口IC和驱动IC等。深圳市天河星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德仁则认为,只要是对体积要求不是很高的产品上,不管是数字还是模拟芯片都可以开始逐步实现国产化替代。

     

    当然,要实现"国产替代"仍面临较大挑战。对于一些架构复杂、高端、高性能的芯片,由于技术的积累和沉淀需要时间,短期内想要实现完全替代相对会比较困难,即便在技术上取得进展,但是在产业化落地上也会存在诸多的制约。如MEMS传感器、高端 CPU、工业级、汽车级 MCU、FPGA、DSP、RF、高容量存储等器件,尽管都已经有国产的设计公司,但是无论是技术、知识产权、人才、生态还是市场认可度上与国际品牌都存在较大差异,更不要说国产半导体的制造与封装在产能和工艺上存在的差距。科通技术全球营销和战略副总裁徐国维就认为,半导体生产制造投资周期长,且投资金额巨大,面临各种困难和壁垒。 他建议国产芯片不要直接比拼先进制程,而应该在成熟工艺上进行迭代优化。

     

    共担风险,重视分销供应链的价值

     

    要打造稳定、可靠的供应链,对于终端客户来说,要更加重视分销供应链。

     

    行业专家吴振洲就指出,以前电子制造行业不关心供应链环节,主要焦点集中在材料、设计、封装、制造等环节。现在供应链不稳定了,终端客户才开始注意起分销供应链。实际上,打造稳定、安全的供应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产学研相结合。吴振洲建议终端客户多学习国外的供应链管控制度,特别是日本的代理商合作制度。

     

    2020年Q4 车行业的大缺货就给制造厂商敲响了警钟。行业专家谈荣锡就表示,以往汽车行业追求"精益化生产"模式,基本上都是零库存。现在汽车业开始逐渐反思这种模式,逐步提高安全库存,并通过数字化转型提升预判能力。不少业内人土认为,未来终端客户加大库存备货的行为应该常态化。新蕾科技COO朱叶庆就建议,终端客户必须要加大库存备货,并和主要元器件产品供应商尽量签供货保证协议。

     

    实际上,以往半导体分销商往往承担了为客户进行备货的蓄水池的作用,同时也承担了不少资金压力和风险。如今当大缺货出现后,不少终端客户开始有意识的加大库存。好上好控股董事长王玉成就表示,应该让代理商备货一部分,客户也备货一部分,合理安排库存。不过,尽管终端厂商已经开始调整,但在上游缺货的状况下,目前仍处于求大于供的情况,主要型号还处于分货状态,目前并不是建立库存的好时机。

     

    芯智控股董事长田卫东则认为,市场缺货通常就处于卖方市场,终端和分销商需要与上游的原厂保持紧密沟通和互动,做更长时间的备货计划,在业务上争取获得原厂大力度支持。同时要把握好未来市场的走向和发展趋势,分析清楚市场供需的瓶颈所在,针对可能会出现短缺的物料进行精准备货,此时要注意规避因盲目备货带来的库存呆滞和跌价损失。

     

    中电港副总经理周杰认为:这一次的元器件供应链紧张持续时间长,涉及的品类多,影响范围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这样一种变化对元器件供应链企业也提出更高要求。疫情之前半导体分销商主要是帮助产业上下游做好供应链协同的工作,上游推什么,下游用什么,分销商就做好服务协调工作就好了。

     

    当前形势下供应链持续紧张,分销企业也承担了很大的服务备货压力。从现在看产业链的不确定性很可能是一段一时间的常态,产业界为子应对这种不确定性,加强备货是一种共识。这也对分销企业提出了更好要求。为提高备货的准确度,一方面分销企业应该在 ECAS的组织下,发挥各自行业优势,提升各自行业的专业判断能力,同时能在备货上互通有无,同舟共济,分化减小备货风险,提高风险处置能力。另一方面,分销企业自身也要加强自身技术能力建设,围绕应用,引导行业客户向优势型号集中,减小备货型号范围。

     

    打造稳定,可靠的元器件供应链不是一两家企业,一两个产业链环节独立能做成的,需要产业链上各环节,各环节中的各伙伴共同努力!

     

    上游原厂及分销供应链的本土化

     

    要打造稳定、可靠的供应链,需要加快元器件供应链的本土化。

     

    无论是从就近供应的便利性,还是巩固市场竞争的优势,或是对冲贸易战、科技战到来的潜在风险。近年来,国际半导体原厂都在逐渐将研发和生产向中国转移。这也给国内电子制造业从业者提了醒,在贸易战和科技战的大背景下,考虑到供应链安全,最近几年开始逐渐将供应链本土化,同时开始将本土领先的元器件分销商纳入其供应链体系。对于国际原厂的本土化策略,业内众说纷纭。业内普遍认为,国际原厂的本土化将成趋势,一方面带动国内半导体研发实力和人才的提升、另一方面也对本土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立创商城董事长杨林杰表示,近年来诸如英国 Arm、美国新思等许多国际原厂从之前的销售主导,转型为研发、销售、运营并行的自主本土企业,国外原厂销售策略正在下沉,以此适应不断上涨的中国市场需求。TTI华中华北区销售副总裁潘江波则表示,元器件供应链的本土化,对于国际代理商来说,以往在本国工厂拿货会有一定优势,现在转到中国这一优势会被抵消。

     

    与此同时,行业专家吴守农则表示,国际原厂的专利和销售决策权依然掌握在国外总部,且多年来国际分销商在中国市场已经非常本土化了,可以说跟本土代理商已无太大区别。比如贸泽电子就以本地团队来服务国内客户,并因应客户需要,加入多种国内支付手段。

     

    加快数字化转型,助力库存预测

     

    要打造稳定、可靠的供应链,需要加快元器件供应链的数字化转型。

     

    埃森哲的一项研究表明,在未来几年内,数字化供应链的应用,将可使企业运营成本降低30% 以上、销售精准度提高50%、库存减少75%。据工信部预计,到2023年,我国电子元器件销售总额将达到2.1万亿元。在这个万亿级赛道,数字化供应链是大势所趋。

     

    在数字化转型方面,元器件电商平台首当其冲,其商业模式本身就离不开各种行业数据的透明化、可视化,立创商城董事长杨林杰表示,从电商层面来看,向PCB、SMT、EDA设计、3D打印等产业延伸的数字化进程是主流趋势。

     

    目前元器件分销行业主要还是通过ERP、MS、OMS、CRM等系统实现业务数据化,然后基于数据创造出新的价值,实现数据的资产化,帮助企业从各个环节提升工作效率,助力产业创新。

     

    行业专家吴振洲将数字化转型看作一个渐变过程∶一开始是纸质文档的数据化,然后是通过ERP、CRM 工具将文档、邮件、订单等各种数据打通的数码化,最后是将所有的数据进行结构化。所谓的数据结构化,就是不同的企业之间能够打破壁垒,实现数据的互联互通。“不是结构化的数据是没有价值的,”吴振洲表示。

     

    数字化转型的最终目的有几种,除了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内部管理、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之外,主要还是为了降本增效。行业专家吴守农和深圳市天河星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德仁都认为,供应链数据化在金融、授信领域将会产生典型的应用。科通技术全球营销和战略副总裁徐国维就认为,数据挖掘及数据可视化将有效帮助管理层了解业务上的热点和痛点,从而更好地进行企业管理及规划。

    当然,对于元器件分销来说,数字化转型一个最直接的目标是可以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库存预测与备货。

     

    对于市场信息的掌握和预测也是数字化转型的一种,而这种数据分析可以使得分销商更有针对性的进行库存预测和备货。

     

    实际上,越是大客户,其订单往往具有很强的周期性,在结合终端项目的生命周期、需求预测和物料的交期等综合因素下,是有可能更合理的实现备货和分货的。但是对于中小客户来说,订单的周期性和可预测性不强,因此更需要用到大数据来进行预测。

     

    越是行业大缺货的时候,越是考验代理商的应变能力。广州立功科技执行副总经理欧阳旭就认为,渠道商必须具备的能力包括∶掌握市场动向、布局长期订单、获得优先货源、减少断线风险。贸泽电子亚太区市场及商务拓展副总裁田吉平女土表示,作为专业分销商,需要长期观察与耕耘市场、时时调整战略布局,不能事到临头才应变。“这次芯片供应带来的挑战,除了困难,也给众多渠道商带来机遇。相信那些有能力做好预见性和供应链管理的渠道商今年会大有发展。从长远看,具备较完整供应链管理的渠道商一定是客户和原厂不可或缺的合作伙伴。”行业专家谈荣锡表示。

     

    对ECAS会员及读者的寄语!

     

    *好上好控股董事长王玉成∶“供应链很重要,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看到并尊重。”

     

    *广州立功科技董事/执行副总经理欧阳旭:”固本培元、软硬兼施、同芯协力、风云际会。”

     

    *行业专家谈荣锡∶“脚踏实地,做长期被认同和能增值的事。”

     

    *立创商城董事长杨林杰∶“中国和全球政经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希望关注和从事电子元器件业的全体同仁抓住机遇,一同为供应链效率提升、行业健康发展和增强国家硬实力贡献自己的力量。”

     

    *贸泽电子亚太区市场及商务拓展副总裁田吉平女土∶“感谢ECAS会员和读者对产业的支持和关注,贸泽电子作为ECAS的理事成员,我们致力于推动电子产业的发展,分享相关的行业见解,以加深行业交流。在2021年,贸泽电子将继续丰富我们的产品库存和技术资料,以便捷的技术和更贴心的服务,竭力满足客户需求,推动电子产业积极发展。最后,希望我们都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不惧艰难,持之以恒,把握好每一次机会的到来。”

     

    *行业专家吴守农∶“中国芯片分销产业圈,需要采取双循环。在中国芯的发展上,不能单靠国家的政策支持。必须做到市场化!在这个市场化的进程中,无论是国家相关部门,协会,原厂及代理商必须通力合作,深度沟通,共同努力!ECAS所有成员,都会不遗余力的服务于整个产业链!希望在2021年取得一定的进步!祝各位同仁工作愉快,生意兴隆!”

     

    *TTI华中华北区销售副总裁潘江波∶“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只有创新咱们中国才会和欧美一样涌现出大批的百年老店。”

     

    *深圳市天河星供应链有限公司董事长叶德仁∶“想成为对本行业信息有敏锐洞察力的人吗?长期关注 ECAS的信息发布。”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电子元器件应用与供应链分会(ECAS)秘书长熊宇红∶“秘书处将练好内功,提高服务能力,用服务创造价值,实现 ECAS稳健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电子元器件应用与供应链分会(ECAS)理事长、中电港董事长周继国:“感谢各界对ECAS的关注! 感谢会员对ECAS工作的支持!面对机遇与挑战,ECAS更加致力于会员们的团结和互帮互助,发挥桥梁作用,助力会员们事业腾飞!”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