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46 电表替代进程有望加速,头部芯片 厂商或将充分受益
今年4 月 26 日,国网发布 23 年第一次电能表(含用电信息采集)招标公告,本次单、三相智能电表招标 2398 万只,物联表招标 126 万只。
IR46 电表替换进程有望加速,未来渗透率提升空间大。2020年8月,国网发布了在设计上完全遵照IR46标准并采用模组化设计、下一代智能物联表所适用的《单、三相智能物联电能表通用技术规范》,并开启了 试点。20/21/22三年间,国家电网分别招标物联表2/13/138 万只,23年第一批次招标数为126万只,接近22年全年数量。考虑到国网一般每年2-3次招标,23年IR46电表招标数有望继续提升。从渗透率的角度来看,22年IR46物联表招标量占国网招标比例仅为2%,而23年第一批次物联表招标占比5%,上升近3pct,表明国网对IR46物联表支持力度依然强劲,替代进程有望持续加速。
IR46标准大力推行将有效带动电表核心芯片(单、三相计量芯及MCU)量价提升,头部厂商或将有望充分受益。1)市场空间进一步打开:IR46标准电表采取双芯模组方案(即用到两个MCU),相较于IEC标准只采用单个MCU,且IR46电表对芯片的运算速度、能耗、稳定性以及内部整合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产品价值量有望大幅提升;2)行业竞争格局稳固,进入壁垒较高。目前计量芯及MCU 的供应商主要为上海贝岭、复旦微、钜泉科技、智芯微等四家,国际厂商由于产品适配问题、本地化服务不及时以及缺少持续研发投入等原因逐步失去了市场份额。据钜泉科技招股说明书,21年公司单、三相计量芯以及 MCU 在其主要目标市场中市占率分别为38%/111%/36%。(注:21年公司产品市场份额大于100%主要源于公司在用户端电力仪表、智能量测开关等其他市场尚未有权威统计)。
伴随22Q4国家电网正式停止 HPLC(高速电力线载波)单模招标, 双模通信技术将迎来新一轮成长。HPLC双模通信技术相较于单模不但继承了高速载波带宽大、传输速率高等优点,并且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力并提高了电网用电采集效率,双模技术还大大降低了芯片面积, 而芯片整体成本仅略有增加。部分国产厂商双模产品已实现量产并在 积极向市场导入:力合微目前已在国家电网双模产品中持续中标并实现了批量供货;钜泉科技研发的高速双模通信芯片于23年3月通过国网计量中心双模通信检测,目前也 已实现量产,正在积极进行市场推广。
(本文转载自上海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