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晶圆代工成熟制程降价超一成,台积电表示行业处去库存周期

    作者:曾颖@芯闻道 阅读347 2022/07/26 10:06:17 文章 原创 公开


    7月25日消息,据台媒报道,台湾晶圆代工厂为了防止订单流失,开始在部分特定制程给出“优惠价”,折让约个位数的百分比,相当于变相降价。晶圆代工成熟制程产能松动,降价潮或将来袭。

     

    而内地晶圆代工厂方面,降价已逾一成。台媒指出,不具名的 IC 设计业者透露,旗下不少在内地晶圆代工厂生产的芯片,投片价格已降低,降幅超过一成,预计第四季度起相关芯片成本可望降低。

     

    image.png 

     

    台积电预测行业去库存周期将在2023 年H1 完成

     

    台积电此前在法说会中强调,客户目前处于去库存的周期阶段,并认为行业现在处于周期性去库存的过程中,而不是周期性衰退,台积电预测行业去库存周期将在2023 年H1 完成。

     

    另外,从台积电Q2的法说会中也能看到4 点重要信息:

    1) 三季度指引超预期,预示今年3-4 季度高端手机和HPC 客户订单放量可能

    2) 强调行业是去库存周期,而不是下滑周期

    3) 成熟制程扩产,剑指OLED 和CIS 等方向,涨价预期继续存在

    4) N3e 平台将在2024 年带动手机和笔记本进入3nm 时代

     

    晶圆代工厂开始反攻成熟制程,国产化率持续提升

     

    全球各国对晶圆制造环节重视程度不断增加,而随着先进制程逐渐逼近极限,晶圆代工厂开始反攻成熟制程,大幅扩产成熟工艺,这是前所未有的现象。不过也表露出成熟制程的市场空间,以台积电为例,其传统节点(16nm及以上成熟制程)的份额占其2021年收入的50%。

     

    为提高芯片自主可控,国家政策的支持、大基金一期、二期的成立都推动了国内芯片产业的发展。在国内外双重环境下,内资晶圆厂的资本支出有望持续大幅增加以应对巨大的供需缺口,对上游的半导体设备材料企业也将带来较大的需求拉动。

     

    目前国内成熟制程晶圆厂中,大陆地区主要有中芯国际、华虹、晶合、和舰等;台湾地区则以力积电、联电、世界为主。

     

    根据IC Inshghts的报告,2021年总部位于中国大陆的企业生产了价值123亿美元的芯片,在大陆1865亿美元芯片消费市场中占比6.6%,供需缺口达15倍多,供需比例严重失衡。

     

    73座晶圆厂分布及投产表


    图片1.jpg 

    图片2.jpg 

    图片来源:ITTBANK


    推进供应链晶圆厂本土化,还将直接带动设备需求

     

    我国芯片自给率仅为6.6%,供需缺口超过15倍;而2021年国内12寸芯片产能仅约为58万片/月,预计2025年达到154万片/月,产能扩大1.7倍多,供需缺口仍然较大,亟需晶圆厂扩大资本开支以提升产能供给。

     

    而晶圆厂投资中占比最大的是设备购置,约占80%左右,随着晶圆厂投产,材料的使用量也将随着产能增加而增加。

     

    厂商方面,晶圆厂工艺设备:北方华创、中微公司、盛美上海,建议关注屹唐股份、拓荆科技、华海清科、芯源微、至纯科技、精测电子等;测试设备/封装设备方面:华峰测控,建议关注长川科技、光力科技等。

     

    国内供给来看,国内刻蚀设备、薄膜沉积设备、CMP设备、清洗设备等供应商均在28nm及以上制程取得了突破性进展,能够为晶圆厂扩产提供设备支持;材料端,硅片、特种气体、光刻胶、抛光材料等企业在相关领域也都有较为出色的研发成果,有望为晶圆厂地持续经营提供保障。

     

    image.png 

     

    按照设备类型看,按照国产化率从高到低依次如下:

     

    (1)国产化率在50%以上,主要是部分辅助装置与零部件,包括材料供应设备、离子注入设备和温控装置,两者2021年的国产化率均在60%以上。其中温控装置主要国产厂商为北京京仪,材料供应设备主要为江苏雅克福瑞半导体公司,离子注入设备主要是长江存储购买的北京海岚科技有限公司;

    (2)国产化率在30%-40%,包括研磨抛光设备、真空泵/真空设备、废气/废水处置装置、清洗设备;

    (3)国产化率在20%-30%,包括刻蚀设备(主要包括中微半导体、北方华创、屹唐半导体);

    (4)国产化率在10%-20%,包括氧化/扩散/热处理设备(主要包括北方华创和屹唐半导体),涂布/显影/去胶设备(主要包括屹唐半导体、沈阳芯源微、北方华创等);

    (5)国产化率在10%以下,包括薄膜沉积设备(接近10%,主要包括拓荆科技、北方华创)、过程工艺控制、光刻设备等。

     

    国内晶圆厂正持续推进自身产能持续扩建及推进供应链本土化,看好国产设备的渗透率迅速提升。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