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ub2307周报
终端简讯
●美商务部以支持中国军事现代化为由,将中国电科48所等六家中国企业列入实体清单。
●终端客户生产逐步回暖,前期库存较多,针对下半年开始做备货计划。
●大部分代工厂的TI、ADI库存物料较多且为高价购买,工控类客户反馈MICROCHIP还存在一些缺货的情况。
●军工客户批量需求开始释放,去年东航事件影响整个航空系统,前端积压了很多需求,今年有机会释放出来。
●福布斯中国2022年新晋共368家独角兽企业,11家半导体企业上榜,包括芯驰科技、沐曦集成电路、航顺芯片、芯擎科技、东方晶源等。
●通用汽车与格芯签订行业首例独家芯片供应协议,缺芯困境正迫使汽车制造商不得不进一步深入其供应链。
分销动态
●2月6日:艾睿电子2022财报显示,公司全年营收提升,欧美销售增长,亚太地区下滑。该公司表示受短缺缓解和市场低迷影响,中国的需求或将减弱。
原厂资讯
●Traco:因原材料上涨,全系列产品将于4月1日起调涨约5%,此前订单不受影响。
●Microchip:传3月1日起面向所有客户涨价3%-8%,具体产品未透露。
●Infineon:2023财年汽车业务产品产能已售罄,预计汽车MCU短缺下半年有望缓解。
●ADI:交期得到改善,50%以上的产品交期恢复到13周左右。
媒体综合
●2月6日:SIA数据显示,2022Q4全球芯片市场同比缩小14.7%,美洲市场跟随亚洲市场下滑,欧洲市场仍增长但增速放缓。从产品来看,模拟电路的年增长率最高,汽车IC销售额创下最高记录。
●2月7日:日本拟对14纳米以下半导体尖端技术对华出口管制,并扩大对汽车IC、功率半导体等领域补贴,以振兴本土制造,更将半导体定性为对日常生活和经济至关重要的产品,申请补助的企业需优先考虑本土供应。
●2月8日:因本土零组件价格过高,德国电子元件交期堪忧,平均常备12周以上库存,且几乎完全依赖亚洲供应链,如显示器、MCU、电池等多从中国大陆、中国台湾、日本进口。
●2月9日:当前中澳经贸关系略微回暖,但澳大利亚或步美英后尘,以国安为由审查中国制造摄像头,主要是海康威视和大华科技设备。
●2月9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发展促进条例》将于3月1日起实施。合作区将构建特色微电子产业链,发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生物医药等高端制造产业,建设全球电子元器件集散中心。
●2月10日:美国将我国六机构纳入实体清单,包括北京南江空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四十八研究所、东莞凌空遥感科技有限公司、铱格斯曼航空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天海翔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铱格斯曼航空科技有限公司,或与近日气球事件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