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芯片出口大跌53.1%
北京和首尔的最新数据显示,由于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改变了亚洲芯片供应链格局,中韩两国一度强大的半导体贸易在 5 月份继续下滑。
韩国贸易、工业和能源部周四报告称,该国 5 月份对中国大陆和香港的信息和通信技术 (ICT) 出口(包括半导体、显示器和智能手机)同比下降超过 30%。据该部称,5 月份从韩国到中国的半导体出货量同比下降 35.7%,因为需求低迷导致存储芯片贸易暴跌 53.1%。
虽然该部没有按国家/地区提供其芯片出口的细目,但它表示中国约占韩国芯片出口总额的 40%。
该数据似乎与北京早前发布的贸易数据相符。根据海关总署本月早些时候公布的数据,中国的芯片进口在 2023 年前五个月下降了 19.6% ,原因是在中美科技战加剧的情况下,与韩国和日本的贸易萎缩。
与此同时,中国从韩国的进口总额同期下降了 26.7%,这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主要贸易伙伴中降幅最大的。
两国之间技术贸易的减少,尤其是半导体技术贸易的减少,可能反映出在首尔与东京和华盛顿的利益紧密结合后,中国在全球芯片供应链中的地位受到了怎样的影响。
韩国已经成为美国政府支持的Chip 4 联盟的一部分,该联盟包括日本和台湾。北京批评这一联盟是华盛顿将中国排除在半导体供应链之外的阴谋。
在华盛顿去年 10 月实施进一步限制中国大陆公司获得先进芯片的能力的更新后,韩国和日本之间更紧密的关系凸显了美国对中国半导体行业的压力增加。8 月,美国总统拜登还签署了《芯片与科学法案》,以提升美国的高科技制造能力。
然而,一些行业分析师认为,由于全球 ICT 市场活动放缓,韩国和中国之间的技术贸易有所减少。
投资银行 Natixis 亚太区高级经济学家 Gary Ng 表示:“下降似乎反映了科技周期的普遍低迷,而不是来自美国的压力。” “韩国 5 月份对中国和美国的 ICT 出口均大幅下降。”
今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子工业产能利用率也保持在 74% 的低位,“低于去年同期的 77%”,Ng 说。“目前情况不太可能有所改善。这比出口管制更像是一个全球性问题。”
面对美国对先进半导体的出口限制,中国正更加关注提高所谓的传统芯片(例如用于汽车和家用电器的芯片)的自给自足,与韩国的 ICT 贸易减少之际和芯片制造设备。
中国国家统计局周四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芯片产量增长 0.1% 至 1401 亿片。这一数字涵盖了所有国内产量,包括在中国的外资工厂。
与韩国的 ICT 贸易下滑也表明,该国并未从北京 5 月份决定对关键行业的美光科技内存芯片的国内销售实施事实上的禁令中受益。据报道,首尔已阻止存储芯片巨头三星电子和 SK 海力士利用美光禁令,将北京此举视为试图挑拨美国和韩国之间的关系。
与此同时,据《华尔街日报》本周早些时候报道,拜登政府计划允许韩国和台湾的顶级半导体制造商维持和扩大其在中国现有的芯片制造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