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2023工商业储能白皮书:未来3-5年将继续成为主流

    编者:曾颖@芯闻道 阅读908 来源: 储能早知道 2023/09/12 09:13:22 文章 外链 公开

    预计2023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5GW。到2025年,全球工商业储能的累计市场规模将在190亿元至240亿元之间。美国和中国的装机量占比预计将超过全球的50%。

    9月10-11日,在碳中和能源院士高峰论坛上发布的《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显示,全球工商业储能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上述四个国家工商业储能装机量约占全球装机总量的79%。

    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秘书长刘勇指出,目前用户侧储能仍处于初级阶段,未来3-5年,工商业储能将继续成为主流。

    他认为,目前,用户侧储能仍处于初级阶段。但考虑到“迎峰度夏”、“迎寒过冬”以及工商业电价政策的完善,确保“用户用电安全”与“降低用电成本”将成为工商业储能的核心动力。

    四国装机占全球总量79%

    该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全球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量将达到1.5GW,预计到2025年,这一数字有望增长到11.5GW,届时,全球工商业储能的累计市场规模将在190-240亿元之间。

    从全球区域分布来看,全球工商业储能主要集中在美国、德国、日本和中国,上述四个国家工商业储能装机量约占全球装机总量的79%。报告中提到,其主要原因是,上述国家的工商业(主要是工业)比较发达,同时对工商业储能给予的政策支持力度较高。

    从国内区域看,2022年工商业储能累计装机功率分布,华东、华南和西北地区装机规模排名前列。华东区域的工商业储能投运规模最大,累计达到373MW,占全国工商业储能装机总功率的37.8%。

    image.png 

    数据来源:《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

    华东区域的工商业储能装机主要分布在浙江和江苏两个用电大省,其峰谷差价较高、补贴政策多,工商业企业布局储能积极性高。

    该报告数据显示,2023年1-6月,中国用户侧储能项目新增装机规模约138MW,其类型主要是工商业储能。预计2023年,中国工商业储能新增装机规模有望达到300-400MW。

    该报告预测,到2025年,中国工商业储能装机总量约占新型储能装机总量的4.5%,按新型储能装机总量约70GW估计,2025年末中国工商业储能装机总量约为3.2GW。

    按照工商业储能系统成本约1.2-1.5元/Wh、储能时长约2.5小时估算,至2025年约有2.2GW/5.5GWh的增长空间,至2025年工商业储能累计市场规模约为65-80亿元。

    5-6年内或能实现回本

    该报告显示,目前国内工商业储能市场主要体现出四大商业模式:合同能源管理、融资租赁+合同能源管理、业主自投资和纯租赁。

    从国内的情况来看,由于投资成本相对较高和用户的安全担忧,早期市场更偏向于合同能源管理和融资租赁这类模式,这有助于推动用电企业更积极地采纳储能技术。不过,随着市场的进一步成熟,预计业主自投资和纯租赁模式将逐渐占据主导。

    部分省份的投资IRR

    image.png 

    数据来源:《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

    该报告显示,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中,能源服务方(投资方)承担起购买储能的责任,并通过提供能源服务形式与用电企业(业主方)分享收益,目前主要按照90%:10%或85%:15%的比例分享。

    最优情况是,能源服务方承担了储能的初期投资成本,用电企业则与其分享收益。一般在5-6年内,能源服务方即可通过储能收益实现回本。

    据报告测算,一个典型的工商业储能系统年度净现金流大约为190元/kWh,投资IRR约为7.5%-11.2%,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9-9.5年。

    高IRR值意味着储能系统为企业或投资者带来了较高的回报。报告显示,安徽、北京和重庆等省份分别展现出12.5%、3.5%和15.2%的IRR,这些地区的储能项目预期回报颇为可观。

    该报告指出,投资边界条件为假设电池循环次数超过6000次,年运行天数为330天,每天循环次数超过1次(一充一放),峰谷价差超过0.84元/kWh,且储能项目单位投资成本低于1.7元/Wh。这一数据已被行业内作为市场化的参考边界。

    中国企业表现跻身前列

    工商业储能电池技术路线正经历着一次重大的变革。

    储能巨头特斯拉已从三元锂电池逐步转向铁锂路线。此外,宁德、派能、中科海钠、欣旺达、孚能科技和鹏辉能源等公司目前正在积极研发和测试钠离子和锰铁锂电池。液流电池领域则以全钒液流电池技术为主,北京普能世纪和大连融科为行业的佼佼者。

    工商业储能电池技术路线

    image.png 

    数据来源:《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

    与此同时,派能、Dyness、Alpha、FOX和ATL等公司也正将目光投向家庭工商业储能市场。

    《2023中国工商业储能发展白皮书》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工商业储能全球范围内的储能系统集成商出货量排名中,特斯拉、派能科技、Sonnen、LG、沃太能源、E3/DC、SENEC和比亚迪等企业处于前列。

    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欧洲市场,长期被认为是工商业储能的重要战场,在其中比亚迪以24%的市场份额领跑,紧随其后的是Sonnen(21%)、SENEC(20%)、E3/DC(11%)和沃太能源(7%)。LG和VARTA分别占据市场的5%和4%。

    同时,在2022年的全球工商业储能电池出货排名中,比亚迪、鹏辉能源、宁德时代等企业跻身前列。

    在储能变流器市场上,2022年全球工商业储能变流器出货量排名前五的厂家分别是古瑞瓦特、德业、锦浪科技、SolarEdge和固德威。除了古瑞瓦特外的其余四家企业市占率合计达58%。

    其中,古瑞瓦特以13.8%的市场份额领先,目前是全球第一的工商业逆变器供应商,也是全球最大的用户侧储能逆变器供应商。

    近年来,工商业储能虽得到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但在并网、调度频率、商业模式等方面仍存在挑战。

    该报告指出,大型工商业储能项目的接入受到位置和周边电网条件的制约,导致其并网困难。同时,大多数储能电站的调度频率低于每天2次,影响其经济效益。此外,尽管合同能源管理在商业模式中占主导,但业主方收益分配较低,致使其参与积极性不足。

    同时,国内工商业储能与欧美国家相比,受到电网峰谷价差较小等因素的影响,仍未实现大规模推广。

    报告指出,国内工商业储能产业的迅速发展仍亟需国家政策、电网机制、商业模式、企业单位等各方的合力支持。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