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闻道直播间:一周芯闻热点放送
海关总署:前9个月集成电路进口金额同比下滑近20%(阅读原文)
海关总署近日发布了“2023年9月全国进口重点商品量值表”。其中,“二极管及类似半导体器件”今年1至9月累计进口数量为3,346.3亿个、金额为173.52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口数量下降29.5%,进口金额下降20.5%;“集成电路”1至9月累计进口数量为3558.5亿个、金额为2529.26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比,进口数量下降14.6%,金额下降19.8%。
中国集成电路进口额大幅下滑主要原因是市场需求低迷,加上库存较多,客户减少购买。此外,出口管制和国产替代也影响海外芯片采购,但这些因素影响相对较小,主要还是和全球需求疲软相关,我们预计这波低迷将延续到明年中。
环球资源秋季电子展在香港举行(阅读原文)
全球知名的电子采购展会环球资源秋季香港展于2023年10月11日在香港亚洲博览馆隆重举行,吸引了众多来自全球各地的买家前往参观。
展会设有7大主题专馆,云集近2,200家优质供货商,共四千多个展位,涵盖中国内地、香港特别行政区、东南亚及印度等国家及地区逾15万件电子类产品,其中品牌专区还特别带来80多家大湾区消费电子行业自主品牌及优质代工厂。
icHub伙伴商户Unitwee在这次展会上隆重亮相,向海内外终端用户介绍了独具特色的供应链一站式解决方案。
日本东芝被收购,结束其74年上市历史(阅读原文)
据日本媒体10月13日消息,日本电子及家电业巨头东芝公司宣布将于12月20日从东京证券交易所退市,结束其长达74年的上市历史。
东芝创立于1875年,是日本制造业的代表,以家电制造享誉全球,曾经创造出日本第一台电视机、全球第一台笔记本电脑。
东芝公司近年来经营业绩大幅下降,不得不将资产与业务变卖,例如将家电、笔记本大部分资产分别出售给了美的、夏普,将白电部分国内授权出售给了创维,还卖掉了存储芯片公司股权,但并没有挽回颓势。
东芝退市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日本制造鼎盛时期的落幕,当然,退市不等于破产倒闭,东芝在基础设施及半导体存储器领域仍有较强竞争力。
美商务部将42家中企列入出实体清单(阅读原文)
据央广网消息,10月6日美国商务部工业和安全局BIS在实体名单上增加了49个实体,其中42家公司位于中国。
根据BIS的文件显示,这些实体在2023年3月1日之后向与俄罗斯国防部门有关的收货人提供美国产集成电路,而这些美国原产物品在俄罗斯境内的出口、再出口和转移都受到管制,在运往俄罗斯或白俄罗斯时,需要获得许可。
据统计,这次列入名单的有27家电子元器件供应商,12家跨境物流贸易类的企业,1家芯片原厂,1家消费电子和物联网产品方案商,以及1家数据中心与服务器产品方案商。截至2023年3月,被美国“拉黑”的中国企业达到了1110家。被纳入实体清单的主体在涉及美国产品与技术的出口、转口和转让贸易时必须事先获得美国商务部的许可,这些企业和单位事实上处在美国的贸易和技术双重封锁当中。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美方泛化国家安全,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对中国企业肆意实施单边制裁和“长臂管辖”,是典型的经济胁迫和单边主义霸凌行径,中方对此坚决反对。美方应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企业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