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欧美或将在2030前摆脱对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的依赖

    编者:编辑@芯闻道 阅读425 来源: ZAKER汽车 2022/11/24 02:07:14 文章 外链 公开

    据外媒报道,国际投资银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的一份研究报告称,到2030年,美国和欧洲可以通过超过1,600亿美元的新资本支出,减少对中国电动汽车电池的依赖。


    image.png 


    高盛的报告指出,欧美要实现电池供应链的自给自足,需要在电池上投资782亿美元,在零部件上投资604亿美元,在锂、镍和钴的电池材料开采上投资135亿美元,在这些材料的提炼上投资121亿美元,共计1600亿美元的额外投资。


    在美国,《通货膨胀削减法案》将促进美国本土电动汽车制造业的发展。对于电池制造的保护,其中就包括旨在促进美国电动汽车和电池制造的条款,以及对符合电动汽车税收抵免条件的新采购要求。高盛的分析师认为,由于韩国企业集团LG和SK海力士在美国的投资,未来三到五年内,美国对成品电池的需求可以在不依赖中国的情况下得到满足。高盛预测,韩国电池企业在美国市场的占有率将从2021年的11%,在3年后剧增到55%左右。


    image.png 


    然而,电动汽车咨询公司New Electric Partners的合伙人Ross Gregory认为,尽管美国最近通过了《通货膨胀削减法案》,且外国企业最近对美国的超级电池工厂的投资有所增多,但高盛的成本预估似乎太低了,欧美摆脱对中国依赖的时间预测也过于乐观,对电池回收影响的预期也不现实。


    “尽管一些势头正在形成,但除了中国企业外,欧美仍没有强烈的上游投资意愿。例如,澳大利亚没有一个未开发地区的大型电池采矿项目是由外国投资开发的。”他补充称:“在此期间,中国电动汽车基础设施的增长可能非常巨大,仍将推动欧洲和美国试图在这一领域超越中国。”


    image.png 


    目前,中国依然主导着电池生产,包括原材料的开采和精炼。国际能源署的研究显示,中国控制着全球三分之二的电池生产,以及35%的镍、50%的锂、60%的钴和90%的稀土的加工。随着中美科技战的演进,电动汽车电池也是欲摆脱对中国依赖的核心技术领域之一。据全球调研机构SNE Research数据显示,2022年1-9月全球动力电池总装车量为341.3GWh,韩国3家公司的占有率从去年同期的32.5%下降到25.2%。中国宁德时代保持第一位,SK-On为韩国3家公司中增长势头最高的企业,保持第5位的位置。

     

    总之,可以看出,如今中国在电池上面的生产仍不具有可代替性。欧美希望通过资金投入和法案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支持欧美自主电池研制,但需要的时间不短,到那个时候中国的电池制造可能已经有了新的突破,并提高市场对电池的标准,届时欧美能否赶上中国的技术还不得而知。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