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称中国今年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
据日本《东洋经济在线》引述财新报道,业内预计中国今年将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出口国,这一历史性变化也在日本引发关注。根据两国汽车制造商协会的数据,2023 年第一季度,中国和日本分别出口 107 万辆和 95.4 万辆汽车。业内普遍预计,2023 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超过日本。
电动汽车的崛起
日媒认为中国汽车出口量的爆发式增长其中的一个关键原因是电动汽车的出现。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龚敏指出,2021 年之前,中国汽车出口量在 100 万辆左右徘徊了约 10 年,过去三年的爆发式增长是“令人惊叹的表现”。
事实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市场,拥有众多领先的电动汽车企业和创新技术。6 月底,法国里昂商学院工商管理研究生院副院长(兼上海商学院亚洲学院院长)王华访问欧洲并出席新能源汽车会议,他表示:“感觉就像在参加一个关于中国的会议。仅一个上午,代表们的演讲和讨论中就多次出现中国的身影。”
一家知名国际咨询公司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高管表示:“现在全世界都知道,中国的电动汽车处于领先地位,中国汽车工业表现出色。”
在欧洲市场获得认可
英国媒体则表示,真正在欧洲市场具有吸引力的电动汽车是特斯拉上海工厂出口的 Model 3 和 Model Y,以及上汽名爵 MG 的产品。德国一家汽车杂志拆解了上汽集团的电动汽车“MG4”,评价为“这是一款为大众开发的电动汽车”,因为德国目前的电动汽车价格普遍偏高。
上汽集团高度重视此类评价。7 月 4 日,上汽集团德国公司总经理袁应成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德国是汽车的发源地,拥有奔驰、宝马、大众等世界知名企业。任何国家的汽车产品都想在德国得到认可,这个难度类似于外国人在景德镇卖陶瓷。”
抓住历史性机遇
文章指出,这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凭借电动汽车的领先地位,中国企业可以采取积极的海外战略。事实上,几乎每家中国企业都相继宣布了此类计划。
此前比亚迪从 2021 年 5 月开始向海外扩张,生产基地遍及全球。而上汽集团泰国产业园也在今年 5 月开工建设,长安汽车也在同月宣布在泰国建设生产基地。7 月,奇瑞汽车宣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和泰国建设工厂。
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不过,有专家指出,由于当前地缘形势的复杂不稳定,中国车企出海可能不会像日韩车企一样顺利,中国企业全球化扩张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一些国家已经采取行动,特别是在欧洲,全球汽车公司已经做好了同中国车企战斗的准备。
例如,欧盟正在制定更严格的碳排放标准,要求到 2030 年,新车的二氧化碳排放量比 2021 年水平下降 55%,到 2035 年实现零排放。这意味着欧洲市场将对电动汽车有更高的需求,但也会对进口汽车提出更高的要求。
此外,欧洲汽车制造商也在加快电动汽车的研发和生产,以应对中国的竞争。据统计,2020 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达到 130 万辆,同比增长 137%,超过中国的 120 万辆。其中,大众集团、雷诺-日产-三菱联盟、特斯拉和现代-起亚集团占据了近 70% 的市场份额。
展望未来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中国汽车企业仍然有信心在全球市场取得成功。他们认为,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成本和品牌优势将帮助他们赢得消费者的青睐。同时,他们也在积极寻求与当地合作伙伴的合作,以适应不同市场的需求和规范。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席培民表示:“中国汽车工业已经从追赶者变成了引领者。我们有能力、有信心、有责任为全球汽车工业的转型和发展做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