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工信部:将启动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
据工业和信息化部运行监测协调局局长陶青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在有关各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保持强劲发展势头。前三季度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分别达到33.7%和37.5%,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占汽车新车总销量的比例已经达到29.8%。大规模量产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达到300瓦时/公斤,纯电动乘用车平均续驶里程超过460公里,乘用车中L2级及以上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占比超过40%。
陶青表示,下一步,将深入实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制定调整减免车辆购置税新能源汽车产品技术要求,启动公共领域车辆全面电动化先行区试点、智能网联汽车准入和上路通行试点,深入开展新能源汽车下乡活动,持续做大国内市场基本盘。开展城市级“车路云一体化”示范。健全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提升关键资源保障能力。建立健全保障体系,加快电动汽车和动力电池安全、自动驾驶、操作系统等标准制修订工作。
中国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2.0正式上线
近日,智能制造评估评价公共服务平台2.0正式上线。此次上线了2.0版本,是其新版本。新版平台呈现三大升级,一是“摸脉诊断”到“开方治病”;二是“静态展示”到“动态监测”;三是“企业服务”到“链式赋能”。
工信部电子工业标准化研究院副院长陈大纪表示,标准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要素,是产品质量的重要技术基础,发挥着重要的基础性、引导性作用。近年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以标准为核心,将智能制造作为重点研究方向,在智能制造标准化、解决方案、评估评价等工作上取得一定成果。未来研究院将继续深入对接政府和产业,在标准研制、产业研究、评估评价、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等方面开展更深层次工作。大会上,还举行了《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模型》国家标准海外推广应用启动仪式。
《上海市工业互联网“标识沪通”行动计划(2023-2025 年)》发布
2023工业互联网标识大会(上海)20日在上海举办,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联合中共上海市委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共同发布了《上海市工业互联网“标识沪通”行动计划(2023-2025 年)》。
上海市通信管理局信息通信发展处副处长魏征表示,上海市工业互联网“标识沪通”计划力求强化标识解析的枢纽作用,通过强标识进而强工业互联网,推动上海市数字技术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发展、贯通上海新型工业化的高质量发展。计划到2025年,上海市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相关机制基本健全,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规模化应用不断涌现,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产业生态基本成熟,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贯通上海新型工业化体系局面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