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修订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令,涉AI PC
据美国联邦政府《联邦公报》,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和安全局(BIS)当地时间3月29日发布实施额外出口管制的规定,拟于4月4日生效。这份166页的规定针对半导体项目出口,旨在使中国更难获取美国人工智能芯片和芯片制造工具,例如新规规定,对向中国出口芯片的限制也适用于包含这些芯片的笔记本电脑。
此次新规中,BIS还删除和修订了部分关于美国、中国澳门等地对华销售半导体产品的限制措施,包括中国澳门和D:5国家组将采取“推定拒绝政策”,并且美国对中国出口的 AI 半导体产品将采取“逐案审查”(case-by-case review)政策规则,包括技术级别、客户身份、合规计划等信息全面查验。
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公布对华半导体出口管制最终规则,在以往的临时规则基础上,进一步加严对人工智能相关芯片、半导体制造设备的对华出口限制。中国商务部发言人对此表示,美方不断泛化国家安全概念,滥用出口管制措施,实施单边霸凌行径。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坚决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半导体产业高度全球化,美方不当管制严重阻碍各国芯片及芯片设备、材料、零部件企业正常经贸往来,严重破坏市场规则和国际经贸秩序,严重威胁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国半导体企业损失巨大,其他国家半导体企业也受到影响。
据媒体分析,此次美国再次修订针对AI芯片出口的限制规则,正值全球AI PC概念如火如荼之际。业界认为AI与PC的结合是产业发展趋势。眼下,从上游芯片企业到操作系统厂家,以及下游的电脑终端制造商都在积极介入,抢占风口。根据市场调研机构Canalys的预测,到2027年,AI PC全球出货量预计将超过1.7亿台,在总个人电脑出货量的占比超60%。2024年也被业界普遍认为是“AI PC元年”。
美国进一步收紧AI芯片的出口管制政策,被媒体认为是美国芯片对华限制进一步扩大到更广泛的消费电子领域。针对相关措施,有PC厂商研发人员对媒体透露,这对“PC行业肯定是有影响的”。
《环球时报》记者也曾于3月31日就此向国内多家PC厂商进行询问,尚未收到回复。
CHIP全球测试中心中国实验室主任罗国昭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作为一个新概念,AI PC既包括高端AI PC,主要指在个人PC终端中插入GPU以实现高算力,也包括面向绝大多数消费者的CPU+GPU+NPU异构计算架构的AI PC。而后者正是AMD、英特尔、微软等企业目前正在热推的AI PC概念。而此类产品倾向于高能效笔记本。因此,目前的形态以平板以及轻薄型笔记本电脑为主,暂不涉及更高性能的应用场景。目前尚未查询到美国商务部此次管制升级的具体细则。罗国昭推测,新规很可能面向的是高端AI PC,而不是面向普通消费者的AI PC终端。罗国昭说,“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电脑终端市场,对英特尔和AMD等美国芯片企业而言非常重要,拜登政府不大可能损害本国企业利益;去年10月,美国商务部刚把两家中国AI芯片企业拉入黑名单。新规很有可能是限制上述企业由云和集群领域转向高性能个人计算领域。”
罗国昭认为,美国的新政策目前来看不太可能影响面向普通消费者使用的AI PC概念产品。但此举明确透露出的是,在面向高性能计算的AI应用领域,美国对中国的打压“不断筛查,进行全面封堵”。
(本文由内容来源:界面新闻、环球时报、电子技术应用,芯闻道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