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谈判再受阻
当地时间6月13日,美国国会众议院中特会数位共和党议员致信美国专利商标局(英文缩写USPTO,隶属于美国商务部),敦促其全面说明美国政府是否资助了导致中国专利的研究。这些议员声称,在拜登政府与中国就《中美科技合作协定》(STA)谈判期间,他们需要这些专利数据来评估潜在的国家安全风险。
议员们在信中称,《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原定于2023年8月到期,但拜登政府已经对该协议进行了两次延期。议员们认为,STA协议为中国提供了获取美国军民两用用途研究的机会,存在所谓的国家安全风险。
2023年6月,众议院中特会曾写信给国务卿布林肯,敦促他暂停该协议,声称STA协议直接助长了中国的军民融合目标,推动了中国军事现代化,并所谓的削弱了美国的国家安全。此外,众议院外交事务委员会还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国务院确保未来的任何STA协议都要有明确的人权保护措施,并防止美国的研究成果被转用于中国的军事目的。
议员们在信中强调,基于美国法典第35编第2条及相关法规,美国专利商标局负有责任与资源来协助政府评估中国如何利用美国政府资助的科技项目,以及这些项目可能对美国利益造成的影响。
他们还称,美国法典第35编第207条强调了商务部在科学和技术合作方面的角色:“为了确保政府拥有的发明的有效管理,商务部长被授权协助联邦机构在外国寻求保护和维护发明,并就具有商业利用潜力的科学和技术研究和发展领域向联邦机构提供咨询和建议。”
基于USPTO和商务部的权力和责任,议员们认为国会和美国人民有权全面了解续签STA对美国知识产权和国家安全的影响。他们因此请求美国专利商标局提供以下信息:
1. 2010年至今,每年在USPTO提交的专利中,(a)由美国政府资助的专利数量,和(b)包含中国籍发明人或共同发明人的专利数量。
2. 这些发明的技术分类,资助这些发明的美国政府机构,以及雇佣中国籍发明人或共同发明人的中国实体的名称。
3. 这些发明人或其雇主是否与中国军方或任何在美国出口管制法下被限制的实体有任何关联。
4. 是否有美国发明人或中国发明人在中国就同一主题的发明提交专利申请,包括对这些发明的任何改进。
信件要求USPTO在收到信件后30天内回复这些具体请求。他们相信USPTO在上一次STA协议续签时也进行了类似的努力。类似的努力将为政策制定者提供有价值的信息,帮助他们重新考虑该协议带来的影响。如果拜登政府继续追求续签《中美科技合作协定》,国会和美国人民至少应该了解通过这一安排,中国的军民融合目标在多大程度上得到了美国研究的支持。
美国专利商标局的一位代表确认已收到信件,并表示将通过适当渠道做出回应。
自1979年中美双方在吉米·卡特总统任内签订《中美科技合作协定》以来,这一协议每五年更新一次,旨在促进双方在多个领域的合作与交流。然而,去年协议到期时,美国政府对中国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政策表达了过分的担忧,导致协议续签进程受阻。自去年8月协议到期后,美国国务院已连续两次发布为期六个月的临时延期。
《中美科技合作协定》自1979年启动以来,不仅仅是技术合作的渠道,更成为两国在科技领域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机会。中国和美国在科技领域的合作不仅限于简单的技术交流,更是两国共同发展的重要途径。中美科技合作已经在多个领域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包括清洁能源、医学研究、信息技术等。这些合作不仅推动了两国的科技进步,也对全球科技的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美方应以更加开放、包容和理性的态度看待中国在科技、创新和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发展,尊重中国的发展权利和发展成果,摒弃对中国的偏见和无端指责,与中方共同努力,推动中美科技交流与合作,促进全球科技和经济的繁荣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