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36家企业终止IPO
核心提示:据集微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三大交易所合计已有36家半导体企业终止IPO审核
据集微网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A股三大交易所合计已有36家半导体企业终止IPO审核,这一数字是去年同期约2倍,接近去年全年IPO终止数量,显示出半导体企业在IPO进程中的严峻挑战。
募资金额分析
这36家终止IPO的企业原计划募资金额共计383.32亿元,平均每家企业拟募集资金额为10.65亿元。其中,瀚天天成、歌尔微、奥拉股份等几家企业的拟募资金额均超过30亿元,显示出这些企业在资金需求上的较大规模。
上市板块分布
从上市板块来看,深证主板有深蕾科技、晶讯光电、国容股份等3家企业;上证主板则有东方科脉1家企业;北交所则仅有南麟电子1家企业。而科创板和创业板成为终止IPO企业的主要集中地,分别有18家和13家企业终止IPO。
终止IPO企业名单
具体来看,终止科创板IPO的企业包括华光光电、华卓精科、亚通新材等18家企业;而终止创业板IPO的企业则包括美晶新材、毅兴智能、歌尔微等13家企业。
深证主板有3家企业,分别为深蕾科技、晶讯光电、国容股份;上证主板有一家企业,为东方科脉。北交所有南麟电子一家企业。
而终止科创板IPO的企业有18家,分别为华光光电、华卓精科、亚通新材、兆讯科技、德聚技术、华盾防务、信芯微、华羿微电、瀚天天成、明皜传感、芯旺微、华澜微、奥拉股份、大普技术、芯谷微、得一微、科利德、诚捷智能。
终止创业板IPO的企业有美晶新材、毅兴智能、歌尔微、蕊源科技、科通技术、科凯电子、杰锐思、晶华电子、精实测控、大族封测、汉桐集成、辉芒微、润玛股份13家企业。
(图片来源:集微网)
终止时间分布
从36家企业终止时间的分布情况来看,一月份有6家企业终止IPO,二月、三月、四月终止的企业数量分别为4家、2家、4家。然而,五月份终止的企业数量猛增至9家,六月份更是进一步激增至11家,成为上半年终止IPO企业数量最多的月份。
保荐机构情况
今年上半年36家IPO终止企业的保荐机构共涉及16家,其中头部券商的终止数量较多。数据显示,中信证券有7家IPO企业终止,海通证券、中金公司各有4家终止;此外,华泰联合证券、招商证券也各有3家企业终止IPO。
IPO终止原因
关于终止IPO企业数量大增的原因的,业内人士分析称,一是证监会3月份发布的指导意见旨在全面注册制下压实企业、保荐机构、监管机构三方责任,持续加强全链条把关,严审重罚财务造假、欺诈发行,对违法违规、侵害投资者利益的行为严惩不贷,从源头保证上市企业质量,杜绝带病闯关,一查就撤的情况出现。二是在更新财报数据的关键节点,若企业近期业绩表现不乐观,也会主动撤回IPO申请材料。三是新"国九条"等政策的发布,对于拟上市企业的申报质量、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并购潮已经来临
未来一段时间,拟IPO企业主动撤回的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但从长期来看,随着上市门槛的提升,监管审核的收紧,并购整合或成为新趋势。
6月19日,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科创板改革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八条措施》。文件特别提到,要更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开展产业链上下游的并购整合,提高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
国金证券分析认为,随着IPO渠道收紧与新“国九条”出台,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有望通过并购重组改善资产配置,激发市场活力,推动并购市场蓬勃发展。
值得提及的是,鼓励产业链重组并购的声音刚刚响起,资本市场的回应就落地了。6月21日、23日晚间,芯联集成和纳芯微分别公告计划收购芯联越州集成电路制造(绍兴)有限公司72.33%股权和麦歌恩79.31%股份。而通过并购行业领先公司,这两家公司无疑会在细分领域创造更多的利润和扩张估值。
“并购实际上是你情我愿的事情,目前不管是并购方还是被并购方都有很强的意愿和需求。”小米产投总经理、管理合伙人孙昌旭认为,条件已经成熟,并购潮已经来临。一方面,上市公司有并购意愿,很多上市公司在发展过程中开始面临瓶颈,遇到一些很明显的短板和天花板,需要补短板和提高天花板。另一方面,一级市场也有被并购的意愿,目前IPO暂缓,融资变得困难,导致一级市场开始寻求并购的资本化路线。
天风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所长赵晓光则表示,“中国半导体产业正进入了一个关键节点,将进入“优胜劣汰”的并购时代。对优秀的企业来说,不管是通过自身的扩张,还是外延式的健康的扩张,都是一个非常好的发展机会。”
对于并购整合,吉利资本CEO曹项指出,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竞争更为激烈,导致很多企业盈利能力不强,留给企业的并购周期较短。对此,曹项倡导国内要对并购行为持更加开放的态度,鼓励企业强强联合,国内半导体产业链逐步整合,有助于芯片国产化率提高,形成良性的生态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