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Hub2328周报
终端简讯
●富士康7月10日发布声明称已退出与印度韦丹塔集团价值195亿美元的半导体合资企业。
●今年7月上旬,电视各尺寸面板价格继续上涨,部分显示器、笔记本面板产品价格均价小幅上升。
●工信部数据显示,1-5月集成电路产量1401亿块,同比增长0.1%,出口集成电路1034亿个,同比下降11.7%。
●汽车产业链正将AI、GPT技术引入车机系统,智能座舱或成最佳入口。
●由于DRAM供应商陆续启动减产,整体DRAM供给位元逐季减少,加上季节性需求支撑,减轻供应商库存压力,预期第三季DRAM均价跌幅将会收敛至0~5%。与此同时,鉴于市场需求轨迹仍不明朗,预计第三季度NANDFlash市场将继续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价格将继续保持下跌趋势,跌幅在3%-8%之间。
●AI服务器需求带动高带宽内存HBM价格上涨,预计未来两年将供应紧张。
●消息称MCU市场Q4前难触底,下游消费端客户仍持观望态度。
分销动态
●中电港于7月7日率先披露2023上半年业绩预告,同比下降超50%。
原厂资讯
●ST:6月需求平稳,车用物料VNI4140KTR、VNH3SP30TR-E价格偏高,汽车、电力能源、B2B工业订单积压覆盖率高于六个季度。
●Renesas:与Wolfspeed签署10年碳化硅晶圆供应协议,向后者支付了20亿美元的定金,以确保6英寸/8英寸SiC晶圆的供应。
●Realtek:消费电子市场不明朗,预计今年下半年交换芯片仍缓慢发展。
●Samsung:即将进军氮化镓(GaN)市场,以满足汽车领域对功率半导体的需求。
媒体综合
●7月3日:日美欧将共享芯片补贴信息。为建立稳定供应链,政府间共享补贴资讯或成趋势。
●7月3日:电子元器件和集成电路国际交易中心聚量交易初见规模,目前累计交易规模超200亿元,集聚客户数7,219家、交易产品数22,006个、累计完成订单37,032条。
●7月3日:我国8月1日起将对镓、锗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两种半导体材料为第三代半导体、太阳能电池等领域关键物资。
●7月4日:深圳加快打造紧密型储能产业联合体,成立粤港澳大湾区(深圳)电化学储能产业联盟。
●7月4日:欧洲工业机器人市场2022年销售量增长 6%,市场占比依次是德国、意大利、法国、西班牙和波兰。
●7月5日:美拟限制中企使用美国云计算服务,该措施或将作为半导体出口管制的一部分。
●7月5日:中国与东盟探索能源电子等领域合作,在深召开产业论坛,意向合作金额超50亿元人民币,涉生物科技、机械制造、智能装备、信息通信等领域项目。
●7月6日:前五月无锡集成电路产业产值增长近10%,成无锡“王牌产业”。
●7月7日:深圳AI产业规模突破两千亿元,数量达1920家,集中在南山、宝安区。
●7月7日:欧盟和比利时共同向比利时芯片技术IMEC投资15亿欧元,用于先进工艺发展。
●近期展会:7月13日-15日,第十一届中国(西部)电子信息博览会将在成都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重磅登场,以展示西部地区电子信息产业新发展成果和新应用场景为核心,形成元器件、模组、软件、系统整机及行业应用的展览主线,预计将有国内外500家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参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