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参议院通过法案,限制英伟达、AMD向中国出口人工智能芯片
近日,美国国会参议院通过了一项被称为《保证美国国家人工智能访问与创新法案》(GAIN AI Act)的两党立法修正案,要求先进AI芯片制造商(如英伟达和AMD)在向中国等“受关注国家”出口其先进芯片之前,必须优先满足美国国内客户(包括中小企业和初创公司)的采购需求。
该条款以修正案S.Amdt.3505的形式纳入了参议院版本的《2026财年国防授权法案》(NDAA 2026),旨在提升美国在前沿产业的竞争力,并限制先进技术流向潜在对手国家。法案由共和党参议员吉姆·班克斯(Jim Banks)和民主党参议员伊丽莎白·沃伦(Warren)共同提出,并在参议院以较大优势轻松通过。沃伦在声明中表示:“今天,参议院采取行动,确保美国客户——包括小型企业和初创公司——在购买最新人工智能芯片时,不必排在中国科技巨头之后。”
该法案首先在第1702节中表达了国会立场:
人工智能是变革性技术,美国政策应确保包括中小企业、初创公司和高校在内的“美国人”能最先获得和使用相关技术;
当前先进AI芯片供不应求,美国企业往往要排队数月甚至更久;
与此同时,美国芯片企业却在向受到美国武器禁运或与这些国家关系密切的国家的实体出售高端芯片,占用了本可用于供应美国用户的产能;
因此,美国商务部应拒绝发放出口许可,尤其是针对总算力超过4800的最强芯片,并在美国用户尚在等待时限制这些芯片的对外出口。
该法案第1703节(新增《出口管制改革法案》1758A节)则具体规定了出口许可与“美国客户优先权”认证机制。出口、再出口或境内转移先进芯片时,出口商必须在许可申请中提交如下认证:
美国客户已享有“优先购买权”(right-of-first-refusal);
企业不存在满足美国客户订单的积压,也无法预见因出口而导致产能减少或出现新的积压;
企业没有对外国客户提供优于美国客户的价格或交易条件;
出口不会使外国客户在其本国以外的市场上与美国企业形成竞争。
若未提交认证,美国商务部必须直接否决相关出口许可申请。法案还对“先进芯片”做出了技术门槛定义:如总算力≥2400且性能密度≥1.6、或总算力≥1600且性能密度≥3.2,或满足以下任一高带宽标准:DRAM带宽不低于1400 GB/s,互连带宽不低于1100GB/s,或两者带宽之和不低于1700 GB/s。此类出口的对象如属于中国等“受关注国家”(例如美国武器禁运国,或被美国情报部门认定有与禁运国合作建立军事或情报设施意图的国家),则须严格执行上述许可与优先权制度。
这项措施的出台引发了激烈反响。美国科技界领袖和行业团体批评称,该法案将人为限制市场竞争、削弱创新能力,并可能对供应链灵活性造成冲击。英伟达上个月曾公开表示,美国本身就是其最大的市场,该法案“解决了一个并不存在的问题”,并可能带来额外的监管负担。预计反对者将继续向美国国会施压,要求修改或撤销该条款。
该法案通过的时间节点也颇具象征意义。参议院的行动发生在特朗普政府今年夏天与英伟达和AMD达成协议、部分放宽对华出口限制之后,凸显美国国会与白宫在技术出口政策上的不同取向。一方面,美国国会正推动通过立法手段强化“国内优先”和安全管控;另一方面,产业界更强调市场机制与全球创新网络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该条款虽然已被纳入参议院版国防授权法案,但其成为法律的前景仍不确定。美国国会众议院已于9月通过其版本,但并未包含这一出口管制条款。接下来,两院议员必须就最终方案进行协商,该条款可能在这一过程中被修改或删除。人工智能政策非营利组织“美国负责任创新”主席布拉德·卡森(Brad Carson)则在声明中称,这项措施是“美国经济竞争力和国家安全的重大胜利”,表明国内政策界与产业界在AI芯片出口与国家安全议题上已出现明显分歧。
资料来源:https://www.congress.gov/amendment/119th-congress/senate-amendment/3505/text
- 成交数 --
- 成交额 --
- 应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