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德龙夏峰:全球库存网络布局,高效连接快速响应
2025年4月9日,由中国信息产业商会电子元器件应用与供应链分会(ECAS)主办的“电子元器件供应链出海论坛”在深圳福田会展中心圆满落下帷幕。论坛现场,苏州易德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夏峰分享《全球转变,面对挑战》,为行业伙伴分享易德龙的全球化破局经验,为中国电子制造企业应当如何破局提供参考!
夏峰 / 苏州易德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
演讲主题:全球转变,面对挑战
全球化布局:从中国走向世界
易德龙是一家以客户为中心、提供高活EMS服务的全球化企业。夏峰在演讲中透露,截至2024年底,易德龙的海外产能将占总产能的20%以上,并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到2028年)实现国内外产能各占50%的战略目标。这一规划不仅体现了易德龙对全球市场的重视,也彰显了其在国际竞争中的信心。
目前,易德龙已建立起覆盖全球的制造和服务网络,包括EST(东欧)、EWT(西欧)、EMT(东南亚)、EVT(越南)和ERT(北美)等多个区域性制造基地。这些基地不仅服务于本地市场,还通过协同效应优化全球供应链,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具成本竞争力的服务。夏峰强调:“我们的目标是让易德龙的服务成为客户的首选。”
行业洞察:中国制造业的崛起与机遇
夏峰在演讲中分享了一组引人注目的数据:中国高等教育入学规模是欧盟的1.3倍(608万 vs 480万),理工科年入学量更是达到欧盟的2.1倍(261万 vs 125万)。此外,中国每年新增工程师潜在群体约200万,远超欧盟的80万。这些数据为中国制造业的创新能力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专利和研发投入方面,中国同样表现亮眼。2023年,中国在全球专利占比中达到39.2%,而欧盟仅为14.1%。中国的研发人员总量为600万人年,也高于欧盟的390万人年。夏峰指出:“中国半导体产业正在崛起,这不仅体现在技术突破上,更体现在市场认可度和价格竞争力上。”
面对挑战:研发驱动与成本优化
尽管中国制造业具备显著优势,但挑战依然存在。夏峰列举了当前行业面临的三大核心问题:
1. 研发成本高,价格竞争力不足:部分企业因研发团队老龄化严重,导致产品迭代缓慢。
2. 产品过时,市场匹配度低:欧洲企业因研发成本高,亟需升级改造。
3. 国内同行价格优势明显:部分客户要求具备ODM能力的厂商支持研发和生产,以降低成本。
针对这些问题,易德龙提出了“研发驱动”的战略:
• 服务优质大客户:确保长期收益与研发投入回报。
• 嵌入式开发与定制化:深度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产品竞争力。
• 知识产权保护与共享:建立长期信任,打造专业形象。
• 侧重工业领域:通过定制化设计制造(CDM)和开放设计平台,吸引供应商参与协同创新。
协同出海:与国内原厂共创全球市场
针对企业出海路径,易德龙提出了“协同出海”的创新模式,旨在帮助国内原厂开拓国际市场。具体策略包括:
1. Design in合作:与海外客户合作,由易德龙负责生产制造;或与国内客户合作,由易德龙提供全球制造服务。
2. 元器件替代:推荐国内原厂产品替代海外客户BOM(物料清单),降低成本。
3. 建立国际代理渠道:易德龙与国内原厂共同开拓全球市场,实现互利共赢。
夏峰表示:“通过协同出海,我们不仅能够帮助国内原厂提升国际竞争力,也能为全球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结语】
易德龙的战略规划不仅是一家企业的成长蓝图,更是中国制造业在全球舞台上崛起的缩影。通过全球化布局、研发创新和协同出海,易德龙正以实际行动证明:中国制造正在向“中国智造”和“中国创造”迈进。未来,易德龙有望成为全球EMS行业的领军者,为中国制造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