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富昌:6月市场行情报告
25 年上半年,全球元器件市场呈现出“整体趋稳,结构性紧张”的局面。一方面,生成式 AI、高性能计算(HPC)等领域持续释放需求,推动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另一方面,全球制造业仍面临地缘政治、贸易关税、需求和库存调整等挑战,导致各类元器件在供需节奏与价格走势上出现明显分化。
富昌电子发布6月《市场行情报告》,帮助全球客户深度把握元器件交付行情变化。以下是各研究机构对25年上半年元器件市场的动态分析:
>>>整体需求与行业情绪
中国制造业景气改善, 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7%,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制造业景气水平继续改善。(数据来源:中国国家统计局)
5月ECIA 电子元件销售情绪指数(ECST)报 93.1,较 4 月预测回升 9.4 个点,显示在加征关税环境暂时缓和后,行业情绪趋于稳定。 (数据来源:ecianow.org)
IPC 5 月发布的《全球电子制造供应链情绪报告》指出,新订单指数继续扩张,不过由于潜在关税风险,提前出货构成新订单扩张的部分原因。据IPC报道显示,选择不提前出货的电子制造商比例已从2025年2月的65%下降至5月的53%。这一变化在欧洲最为明显:选择不提前出货的企业比例从76%骤降至38%。(数据来源:ipc.org)
半导体行业协会(SIA)6月发布数据显示,在美洲和亚太地区销售额增加的推动下, 4月份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在2025年首次环比增长, 2025年4月全球半导体销售额为570亿美元,比2025年3月的556亿美元增长2.5%,比2024年4月的464亿美元增长22.7%。
与此同时, WSTS 最新发布的全球半导体销售预测也显示,在人工智能、云基础设施和高端消费电子产品为主的驱动下,2025年全球年销售额将增长11.2%,有望达到7009亿美元。2026年,全球销售额预计将达到7607亿美元。(数据来源:SIA)
>>>AI/HPC 催生的供应链新瓶颈
根据 Sourceability 二季度报告显示,在经历了持续的波动和去年的库存调整后,大多数电子元件的市场已经恢复正常。通用逻辑 IC、MCU、EEPROM 和多数被动件的价格及交期已趋平稳;但 DDR4/DDR5、HBM、FPGA、SSD 等 AI-相关器件交期延长且报价持续上扬。(数据来源:sourceability.com)
TrendForce 6 月披露报告也显示,DDR4 与 DDR5 现货已出现“平价”甚至 DDR4 溢价的情况,主流 DDR4 1G×8 颗粒一周上涨 11.8% ,但由于最近的涨幅过大,预计未来价格上涨将放缓。(数据来源:trendforce.com)
TrendForce的最新调查认为,由于两个关键因素,驱使服务器和PC的DDR4合同价格在2025年第二季度大幅上涨:首先是主要DRAM供应商缩减DDR4产量。其次是买家在美国关税变化之前加快采购节奏。因此,服务器DDR4合同价格预计将环比上涨18-23%,而PC DDR4价格预计将上涨13-18%,均超过此前的估计。(数据来源:trendforce.com)
>>>被动元件与功率器件
被动元件与功率器件价格交期总体企稳:二季度 MLCC、电阻、电容等被动件库存恢复正常,交期处于历史均值区间。
由于库存充足,MLCC和钽电容器等无源元件的交付周期在正常范围内。报告同时提醒,受物流与关税调整影响,个别 MLCC SKU 提示交期拉长迹象。
功率、离散器件方面:MOSFET、IGBT 等继续受汽车与新能源需求拉动,加之地区性关税,价格与交期均呈温和上升。 (数据来源:sourceability.com)
>>>价格指数与成本压力
除存储器等少数器件外,5月份的电子市场继续保持买方市场,电子元器件的价格和交付周期均有所下降。
据Lytica报告显示,5月份,零部件价格继续呈下降趋势,标志着连续第四个月下跌。平均价格下跌0.70%,虽然比3月(-1.55%)和4月(-1.45%)更温和,但仍加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
>>>交付周期趋于稳定
5月份的平均交付周期略有下降,为0.24%,与今年早些时候观察到的水平更为接近。随着连续两个月相对平稳的走势,市场可能会在交付周期方面进入更可预测的节奏。5月交付周期缩短的主要原因是半导体(环比下降11.29%)、继电器和I/O模块(环比下降6.83%)、电线电缆(环比下降6.47%)和二极管(环比下降3.65%)。(数据来源:lytica.com)
根据IPC的《全球电子制造供应链5月情绪报告》,随着利润压力的加剧,利润率展望指数跌至最低水平。电子制造商正在为更高的成本做准备,大多数电子制造商预计材料成本压力会进一步增加。与此同时,劳动力成本压力有所缓和,达到有记录以来的最低指数水平。
>>>下半年展望,库存与供应链策略
- 普通品类库存水平已回到正常,显示选择余地充足。
- AI 拔高需求天花板:HBM、先进封装及高端电源管理芯片预计仍将供不应求,价格易涨难跌。
- 关税与地缘政治:中美及欧美之间潜在的新一轮关税谈判或再度扰动下游拉货节奏。
- DDR4 产能退出:三星、Micron 计划年底前淘汰 DDR4 主流节点,或在 Q3-Q4 触发新一轮涨价。
- 消费电子复苏未明:若智能手机、PC 需求恢复低于预期,通用 MCU/逻辑 IC 可能重现阶段性过剩。
- 越来越多的企业正在重组供应链以降低关税影响,多元化采购与区域分散化成为主流。超过一半厂商已为潜在关税提前出货,压缩了下半年库存缓冲。
(数据来源:ipc.org)
- 成交数 --
- 成交额 --
- 应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