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数据 | 半导体行业数据速览(250428-250506)
2024年移动用户总数增长5.9%,低于上一年的6.8%。长期来看,预计2023-2029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3.5%,到 2029年用户数量有望达到143亿。 (查阅详情)
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仅实现0.2%的增长,出货量达2.969亿台。由于阶段性换机高峰进入尾声以及厂商寻求更健康的库存水位,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增速已经连续三个季度回落。三星凭借最新旗舰产品的发布以及性价比A系列新品巩固了第一的位置,出货量达6050万台。苹果凭借其在亚太新兴市场以及美国市场的增长位列第二,出货量达5500万台,份额达19%。小米稳居第三,出货量达4180万台,市场份额为14%,丰富的生态产品组合助力其在中国本土市场和海外新兴市场强化品牌优势。vivo和OPPO位列第四及第五位,出货量分别为2290万台和2270万台。 (查阅详情)
根据TrendForce调查数据,由于关税的不确定性,以及品牌商赶在宽限期内进口产品至美国,将推升今年上半年的电视出货量达9,418万台,年增3.8%。其中,TCL和海信的出货分别年增15%和7%,以美国为主要销售市场的VIZIO,出货年增率预估可达20%。根据预测,受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影响,电视品牌业者2025年下半年可能间接转嫁上涨的成本至零售价,从而抑制消费动能。此外,2024年下半年中国市场的以旧换新政策提前释放部分需求,预估2025年全球电视出货量将年减0.7%,仅剩1亿9,644万台。(查阅详情)
根据SEMI数据显示,全球硅晶圆出货量同比增长2.2%,从2024年同期的2834百万平方英寸(MSI)增长至2896百万平方英寸。与2024年第四季度的3182百万平方英寸相比,出货量环比下降9.0%,主要受到季节性和整个供应链库存水平的影响。(查阅详情)
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4年,中国智能门锁市场的规模从200万套跃升至了1747万套,预计2025年将突破1800万套,比2024年增长3.1%。统计来看,近十年来的复合增长率为24.6%。 整体上看,从2015年到2018年,行业早期经历了高速增长。到近年来,增速明显趋缓,进入“低增速、高质量”的结构性调整阶段。(查阅详情)
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电子纸平板市场的全渠道销量为41.7万台,同比增长8.6%。2025年第一季度,在线上市场,阅读器和学习本的销量保持了快速增长态势,阅读器的增幅为15.6%,学习本的增幅为21.4%;市占率分别为40.3%和34.0%,与去年第一季度相比分别提升了1.1个和2.5个百分点。根绝预测,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子纸平板市场的全渠道销量将超过100万台,同比增幅约为23.6%。(查阅详情)
根据洛图科技(RUNTO)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大尺寸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为63.0M片,同环比分别上涨11.5%和4.8%;出货面积达46.7M平方米,同环比分别上涨13.8%和3.4%。统计范围内,第一季度,全球八大面板厂中,除了HKC(惠科)和Sharp(夏普)的出货量同比下降以外,其余六大面板厂均呈现增长态势。截至今年3月底,全球液晶电视面板行业的唯一头部工厂是BOE(京东方),当季出货约为1710万片,同比大幅增长29.6%,增幅位居全行业第一,环比亦增长4.7%,市场份额为27.1%,同比大幅提升3.8个百分点。根据预测,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液晶电视面板市场的出货量同环比均将下降,降幅在3%-5%范围之间。(查阅详情)
根据SIA与波士顿咨询集团的联合报告,在“芯片法案”实施后的十年间(2022-2032),美国半导体制造产能预计将增长两倍以上。报告还预测到2032年,美国先进制程(10纳米以下)芯片产能将占全球28%,并在2024-2032年间吸引全球28%的半导体资本支出。相比之下,若无该法案,美国到2032年预计仅能获得9%的全球投资份额。预计未来十年内,AI将为全球经济贡献超15万亿美元。电动汽车市场的快速成长也是芯片需求增加的一大推手。(查阅详情)
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3月底,全国充电基础设施数量达1374.9万台,同比增长47.6%,其中公共充电设施390万台,私人充电设施984.9万台。高速公路服务区累计建成充电设施3.8万台,覆盖了全国98%的服务区。除西藏、青海外,其他省份均实现充电站“县县全覆盖”的建设目标,全国县域充电设施覆盖率达97.31%;13个省份实现充电桩“乡乡全覆盖”,乡镇充电设施覆盖率达76.91%。(查阅详情)
国家知识产权局统计显示,截至2025年4月,我国人工智能专利申请量突破157万件,占全球总量的38.58%,稳居世界第一。这标志着我国已构建起从基础研究到应用落地的完整AI产业生态。 在产业布局方面,我国已培育400余家人工智能领域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产业规模占全球十分之一。值得关注的是,我国今年进一步设立了600亿元规模的国家人工智能基金,为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注入了强劲动力。与此同时,我国已制定40余项行业关键标准和10余项国际标准,推动产业规范发展。(查阅详情)
根据InfoLink Consulting调研, 截至 2025 年 Q1,全球已明确规划的海外储能电芯相关的产能总量约为 102 GWh(包含部分动力产能,但未明确区分),其中储能专用电芯产能规划约为 52 GWh。从区域分布观察,储能电芯相关产能规划分布于东南亚、北美、南欧、东亚、东欧等地区。其中,东南亚以约 40% 的占比位居首位,主要由亿纬锂能马来西亚工厂、LGES印度尼西亚合资工厂、瑞浦印度尼西亚工厂组成。北美地区则为第二大布局区域,主要由 LGES、远景动力与国轩高科等。(查阅详情)
据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发文,2025年1-3月,全球汽车销量达2264万台。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达446万台,新能源车份额为19.7%,纯电动车占比12.9%,插电混动汽车占比6.8%。在此期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市场表现强劲,全球份额高达67.7%,较去年同期增长5.4个百分点。(查阅详情)
根据一季度广东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数据,全省工业机器人累计产量6.32万套、服务机器人194万套,累计增长31.1%和10.8%;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全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一季度,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9%,增速比1—2月份加快1.1个百分点,其中3月当月增长5.5%,好于预期。第一季度,全省规上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4%,较2024年全年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长8.4%,汽车制造业增长12.5%,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11.0%,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4.8%;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6.6%。一季度,广东还迎来全省首条半固态储能电池产线正式投产。(查阅详情)
摩根士丹利证券(大摩)在最新出具的「存储器产业」报告中指出,在当前90天关税缓冲期内,企业加速向非中国市场出货,导致短期出货量增加,但预期接下来几个季度的出货将下滑。高频宽存储器(HBM)风险尤为显著,受需求下修及美国对中国大陆出口限制影响,先进封装(CoWoS)产能扩张放缓。云端大厂如微软、亚马逊恐暂停资料中心计划,AI训练成本下降,也可能压抑HBM需求。此外,美国对中国大陆实施进一步出口限制,预计造成Nvidia和AMD分别损失55亿美元和16亿美元,将导致HBM相关销售受创。从价格展望看,TrendForce 最新预估,第二季及第三季一般型DRAM合约价格估皆季增3%-8%,但第三季NAND价格预测,从原先乐观估计季增10%-15%,下修至季增0%-5%。(查阅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