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中国非代工类半导体厂商全球销售份额降至3.9%

    编者:曾颖@芯闻道 阅读4 来源: tclegal 2025/05/07 11:27:47 文章 外链 公开

    据日经中文网2025年5月5日消息,2024年,中国厂商的半导体全球销售份额时隔1年再次下滑。降至3.9%,较上年下降0.2个百分点。


    在美国对中国强化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管制的背景下,由于无法生产生成式AI所需的尖端半导体,导致中国厂商的市场份额下滑。虽然对非尖端制造设备的巨额投资仍在持续,但距离实现中国政府提出的“半导体强国”目标依然遥远。美国调研公司Omdia以美元为基准汇总了总部位于中国的半导体厂商的销售额。


    不包括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SMIC)等半导体代工企业。2024年中国厂商的销售额为269亿美元,较2023年增长21%,但未达到全球整体增长率(25%)。全球半导体总体销售额为6833亿美元。


    由于美国的出口管制,中国企业无法进口用于生产最尖端半导体的制造设备。中国厂商所生产的半导体主要是线宽在28纳米及以上的通用产品和成熟产品。

    中国经济减速,使用通用半导体产品较多的数码产品、纯电动汽车(EV)、产业设备等需求陷入低迷。


    用于生成式AI等高性能半导体的线宽被认为是3-4纳米,而中国则止步于中芯国际的7纳米。即便是DeepSeek,也在使用美国英伟达的GPU。中国厂商未能分享到生成式AI带来的市场扩大红利。中国预见到美国将强化出口管制,从2020年前后起加大了制造设备的采购。


    根据国际半导体产业协会(SEMI)的数据,面向中国大陆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出货金额于2020年超过韩国和台湾跃居首位,2024年同比增长35%达到495亿美元。由此可见,中国大陆企业采购了全球超过4成的半导体制造设备。尽管持续对制造设备进行投资,但中国厂商的半导体市场份额仍下降。


    对此,SEMI日本法人的青木慎一指出:“采购设备的数量超出了实际需求,不少设备仍处于待机状态” 。即便工厂投入运转,由于芯片的良品率未能迅速提升,也存在尚未直接带动销售增长的情况。关于非尖端半导体的市场状况,业内人士认为“库存调整仍需时间,面向产业设备及EV的需求要真正恢复将在2026年以后”(日本国内某半导体商社)。


    普遍预计中国厂商的市场份额在短期内将处于持平或小幅下降。不过,中国政府对半导体的支援扩展到设备、材料等整个供应链,北方华创科技集团(NAURA)等制造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也正在成长。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