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多家半导体大厂Q1财报:谁开始好起来了?
(内容来源:芯世相)
2025年的第一季度,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延续高增长,但芯片大厂业绩的分化现象似乎更加严重。除了主要市场及产品带来的差异,比如AI与存储相关企业的业绩情况总体更好一些,汽车芯片大厂的业绩还是惨淡。即便在泛应用市场,芯片大厂们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分化。
此外,4月的关税风波也影响着半导体产业链的各个环节,不少大厂针对关税给出了他们的预测。芯世相整理了2025年第1季度半导体产业链主要大厂的营收情况,供大家参考。
01 芯片设计(含IDM)
TI:营收增长,工业市场广泛复苏
德州仪器 (TI)公布第一季度收入为 40.7 亿美元,净收入为 11.8 亿美元。营收较去年同期增长 11%,环比增长 2%。除个人电子产品的季节性下滑外,所有的市场均实现了环比增长。TI 第二季度的展望是收入在 41.7 亿美元至 45.3 亿美元之间。
此外,德州仪器CEO哈维夫·伊兰(Haviv Ilan)在财报电话会上针对美国关税发出警告,并指出关税政策仍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德州仪器在美国拥有庞大的制造能力,中国市场占据该公司年收入的约五分之一。对此,伊兰表示,如有需要,该公司可以依赖位于中国的制造工厂。
ST:营业利润暴跌99.5%
意法半导体公布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业绩,第一季度净营收25.2亿美元,同比下降27.3%;毛利率33.4%;营业利润300万美元,同比下降99.5%;净利润5600万美元,同比下降89.1%。预计第二季度净营收27.1亿美元,毛利率33.4%。
意法半导体总裁兼首席执行官Jean-Marc Chery表示,第一季度净收入与业务预期区间的中值持平,这得益于个人电子业务收入的增长,但汽车和工业业务收入低于预期。
NXP:营收继续下降
恩智浦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28.4亿美元,符合指导区间中值,同比下降9%,环比下降9%。非GAAP下,毛利润为15.91亿美元,同比下降12%,环比下降11%,毛利率为56.1%。非GAAP下,营业利润为9,04亿美元,同比下降16%,环比下降15%,营业利润率为31.9%。公司预计二季度营收28亿-30亿美元,分析师预期28.6亿美元。
从下游市场来看,汽车、工业与物联网、移动、通信基础设施及其他四个市场本季度营收均环比下降。占比最大的汽车市场本季度营收为16.74亿美元,同比下滑7%,环比下滑6%。
高通:手机业务有两位数增长
高通一季度营收达109.8亿美元,同比增长16.9%,净利润28.1亿美元,增长20.6%,超出预期。公司本季收入增速继续增长,主要受益于 QCT(半导体芯片业务)中的手机、汽车及 IoT 等业务增长的带动;高通在本季度实现净利润 28.1 亿美元,同比增长 20.9%,好于市场预期(27.2 亿美元),增长主要来自于收入端增长和对费用端的控制。
具体来看,公司最为核心的手机业务,本季度虽然有两位数增长,但主要来自于三星 S25 中份额的提升(从 70% 提升至 100%)。而从行业面角度看,本季度全球手机行业出货增速仅为 1.5%,而安卓类手机整体出货量同比基本不增长。
联发科:营收增长超预期
联发科第一季营收1533.12亿元(新台币,下同),季增11.1%,年增14.9%,超越1408亿元至1518亿元的营运目标。联发科表示,本季营业收入较前季及去年同期增加,主要因市场需求提升,且客户在 AI、5G 及 Wi-Fi 7的技术导入增加,带动产品组合优化。
本季营业毛利为738.09亿元,季增10.2%,年增5.6%;毛利率为48.1%,较前季减少0.4 个百分点,较去年同期减少4.3个百分点。联发科说明,第一季季毛利率较前季减少,主要因产品组合变化,而较去年同期减少,主要因去年同期受惠一次性项目致基期较高。
三星:半导体部门利润同比暴跌42%
三星电子最新财报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1-3月)营收为79.1万亿韩元(约合554亿美元),创季度营收新高,环比增长4%,同比增长10%;经营利润6.7万亿韩元(约合46.9亿美元),环比增长3.1%,同比增长1.5%;净利润8.2万亿韩元(约合57.4亿美元),环比增长5.1%,同比增长20.6%。
三星电子Q1存储营收为19.1万亿韩元(约合133.8亿美元),环比减少17%,同比增长9%;存储业务所在的DS部门Q1经营利润为1.1万亿韩元(约合7.7亿美元),环比减少62%,同比减少42%。
SK海力士:净利润同比大增323%
SK海力士2025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显示,合并收入为17.6391万亿韩元(约合123.6亿美元),环比减少11%,同比增长42%;营业利润为7.4405万亿韩元(约合52.14亿美元),环比减少8%,同比增长158%;净利润为8.1082万亿韩元(约合56.82亿美元),环比增长1%,同比大增323%。2025财年第一季度营业利润率为42%,净利润率为46%。
该季度SK海力士营收和营业利润是在继前一季度创下历史最高业绩后,达到历史第二高的业绩水平。营业利润率环比改善了1个百分点,增至42%,并以连续八个季度呈现出稳健上升趋势。
美光:营收连续6个季度同比增长
美光科技公布了 2025 财年第二季度(2024 年 12 月-2025 年 2 月)的季度业绩:销售额为 80.53 亿美元,同比增长38%,环比下滑8%,营收连续6个季度同比增长;预计下季度营收88亿美元,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9%,创历史新高;GAAP毛利率36.8%,环比下滑1.6个百分点;预计下季度毛利率35.5%,环比下滑1.3个百分点。
在业务板块中,数据中心、移动和汽车等领域亮点频现,特别是高带宽内存(HBM)和低功耗DRAM(LPDDR)的需求,推动计算和网络业务部门(CNBU)营收占比达57%,创历史新高。
瑞萨:汽车市场仍较为保守
瑞萨2025年第1季度(1月-3月)的财务业绩(基于非 GAAP)显示,销售额同比下降 12.2% 至 3088 亿日元,毛利率同比增长 0.1 个百分点至 56.7%。营业利润为 838 亿日元,减少了 297 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为 27.1%,下降了 5.1 个百分点。净利润减少了 326 亿日元,为 733 亿日元。
其中,占比最大的车用市场营收为1553亿日元,同比下滑12.8%,环比增长4.4%。瑞萨CEO表示,就汽车业务而言,市场仍较为保守,主要处于观望状态。
安森美:三大部门营收皆下滑
安森美公布了其2025年第一季度财报,营收为 14.5 亿美元,同比下滑了22%,但高于市场预期的 14 亿美元。GAAP毛利率为20.3%,Non GAAP毛利润率为40.0%。
电源方案部(PSG)营收6.451亿美元,同比下降26%;模拟与混合信号部(AMG)营收5.664亿美元,同比下降19%;智能感知部(ISG)营收2.342亿美元,同比下降20%。
此前,安森美已于 2 月宣布将裁撤全球约 9% 人力、约 2400 名员工,以强化资本运用与组织效率。此外,该公司于上月终止对小型竞争对手 Allegro MicroSystems 69 亿美元收购案,原因为对方董事会未充分回应并购提案。
瑞昱:营收同比上涨36.7%
瑞昱2025年Q1单季营收为350.22亿元(新台币,下同),季增32.9%,毛利率为51.6%,营益率14%,毛利率与营益率较去年Q4的48.3%、10.9%双双上扬,单季税后盈余为47.62亿元、季增40%。若与2024年Q1同期相比,瑞昱Q1营收年增36.7%,税后盈余年增幅度则为52.1%。库存周转天数降至75天,较去年Q4下降19天,渠道库存水位维持健康。
今年Q1,瑞昱营收比重为PC相关占比36%、非PC占比为64%。PC市场方面,Q1整体出货量年增4.9%,惟瑞昱仍持谨慎看待未来趋势。网通应用方面,10G PON建置原以中国为主,现已拓展至其他市场。在车用芯片方面,公司指出,中国新能源车推动进阶ADAS系统,将带动车用Ethernet芯片用量。
国巨:营收、净利皆同比上涨
国巨公司公布 2025 年第一季度财务报告及运营成果,第一季度合并营收 311.04 亿元(新台币,下同),环比增加 3.7%,同比增加 9.1%;归属于本公司业主之合并税后净利为 55.30 亿元,环比增加 49.1%,同比增加20.5%。毛利率为 35.6%,环比增加 2.5 个百分点,同比增加 1.8 个百分点;营业利润为64.63 亿元,营业利润率为 20.8%,环比增加 2.9 个百分点,同比增加 3.4 个百分点。
国巨表示,AI 应用驱动运算与企业服务器业务强劲成长。工业市场于美洲与欧洲地区持续面临逆风。中国汽车市场缓步成长,但可能遭美洲与欧洲表现抵消。
村田:预计今年销售额下滑
村田制作所公布了 2024 财年(2024 年 4 月至 2025 年 3 月)全年业绩。销售额同比增长 6.3%,达到 17,744 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增长 29.8%,达到 2,797 亿日元,净利润同比增长 29.3%,达到 2,338 亿日元,销售额和利润的增长得益于对人工智能服务器等 IT 基础设施的投资增长,以及计算机应用领域的主力产品多层陶瓷电容器(MLCC)和其他产品的强劲销售。
此外,就 2025 财年全年业绩而言,预计销售额同比下降 5.9% 至 1.64 万亿日元,营业利润同比下降 21.3% 至 2,200 亿日元,净利润同比下降 24.3% 至 1,770 亿日元。
AMD:营收超预期,同比增长36%
AMD第一季度营收74.4亿美元,同比增长36%,预估71.2亿美元;调整后运营收益17.8亿美元,同比增长57%,预估17.6亿美元;调整后运营利润率24%,上年同期21%,预估24.6%。该公司的数据中心部门,包括人工智能(AI)图形芯片和中央处理器的销售额,超出了预期,增长了 57%。AMD预计第二季度营收71亿美元至77亿美元,市场预估72.3亿美元。分析认为,美国的新芯片出口限制给AMD未来的收益蒙上阴影,但本次AMD的指引优于预期。
英特尔:净亏损增大,预计裁员2万人
英特尔第一季度营收126.7亿美元,同比下降0.4%,但净亏损扩大至8亿美元,Non-GAAP毛利率39.2%,下降5.9个百分点。第二季度营收指引112亿至124亿美元低于预期,毛利率预期进一步下滑至36.5%。
数据中心和AI业务(DCAI)营收41亿美元,同比增长8%,成为亮点;客户端计算组(CCG)营收76亿美元,同比下降8%,PC市场需求疲软;英特尔代工厂营收同比增长7%。新CEO陈立武上任后,迅速启动英特尔近年来最大规模的裁员计划,裁员比例高达20%,约2.1万名员工受影响,削减官僚机构、精简管理层,并重建以工程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博通:营收创纪录
博通公布截至2025年2月2日的2025财年第一财季的业绩,营收同比增长25%,达到创纪录的149.2亿美元,高于分析师预期的146亿美元;Non-GAAP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同比增长41%,达到创记录的101亿美元;Non-GAAP的净利润为78.23亿美元,同比增长48.9%。自由现金流为60亿美元,同比增长28%。
从具体业务来看,博通第一财季的半导体部门营收为82.1亿美元,同比增长了11%;软件业务营收则为67亿美元,同比增长47%,这两个数字都超过了预期。
国内半导体公司:超7成公司营收出现同比增长
据集微网不完全统计,截至4月30日,A股有221家半导体公司披露了2025年一季度度报告,超过7成公司营收出现同比增长;盈利方面,更是有134家公司归母净利润出现同比增长,占比高达60.63%,超过六成。
从业绩规模来看,营收超过100亿元的公司有4家,分别是中电港、环旭电子、楚江新材、闻泰科技,其营收分别为174.7亿元、136.49亿元、131.46亿元、130.99亿元。从增长幅度来看,寒武纪的营收同比增长幅度最高,达到4230.22%,紧随其后则是ST铖昌、芯动联科,其2025年一季度营收分别同比增长365.26%、291.77%。
韦尔股份:去年净利润同比上涨2114.72%
韦尔股份发布2024年度及2025Q1财报,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57.31亿元,同增22.4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3.23亿元,同增498.1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0.57亿元,同增2114.72%;2025Q1公司实现营收64.72亿元,同增14.68%;实现归母净利润8.66亿元,同增55.25%;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8.48亿元,同增49.88%。
公司毛利率持续改善,2024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29.36%,同比增加7.74个百分点,其中,图像传感器解决方案业务实现毛利率34.52%,同比增加10.49个百分点;2025Q1公司综合毛利率为31.03%,同比提升3.14个百分点,环比提升2.05个百分点。
兆易创新:营收同比增长17.32%
兆易创新在2024年实现 73.56 亿元人民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7.69%;同期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10.30 亿元,较 2023 年的 2740 万元明显提升,约为 2022 年的 19.1 亿元的 54%。2024 年产品出货量达到 43.62 亿颗的历史新高,同比增长 39.72%。
在2025年一季度,兆易创新的营业收入为 19.09 亿元,同比增长 17.3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 2.24 亿元,同比增长 21.83%。
瑞芯微:营收同比增长62.95%
2025年一季报,瑞芯微实现营业收入为达8.8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5.43亿元增长62.95%。毛利率提升至40.95%。归母净利润为2.09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764.97万元增长209.65%。扣非净利润为2.08亿元,较上年同期的6601.48万元增长215.00%。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12亿元,较上年同期的2.12亿元增长47.26%。
2025 年第一季度,AIoT 市场增长迅猛,汽车电子、工业视觉、工业检测以及各类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快速增长。以 Deepseek 为代表的国内 AI 大模型技术开源化,为边缘、端侧的AIoT快速发展带来全新机遇。
02 晶圆制造
(1)晶圆代工
台积电:尚未看到关税带来客户提前拉货
台积电第一季度收入255.3亿美元,符合指引预期(250-258亿美元),以美元计同比上涨35.3%,环比下滑5.1%;环比下降系智能手机季节性因素影响,部分被AI相关需求持续增长所抵消;毛利率58.8%,位于指引上限(57-59%),同比增加5.7百分点,环比下滑0.2个百分点,主要系地震及海外产能扩张所稀释,部分被成本改善措施抵消。
3/5/7nm收入分别占比22%/36%/15%,7nm及以下先进制程占比73%。北美收入占比77%,环比上涨2个百分点;中国大陆占比7%,环比下降2个百分点。展望第二季度,预计台积电将从3纳米和5纳米芯片的需求中获得强劲支持。公司指引AI加速芯片营收增长强劲,25Q2收入预计同比加速增长,尚未看到关税带来客户提前拉货。
联电:22/28纳米制程营收创新高
联电第一季合并营收为新台币578.6亿元,较上季的603.9亿元减少4.2%。与去年同期相比,本季的合并营收成长5.9%。2025年第一季毛利率达到26.7%,归属母公司净利为新台币77.8亿元。第一季的业绩符合预期,晶圆出货量持平,而年初进行的一次性价格调整也反映了当前市场状况。
本季亮点包括22/28纳米制程营收创下新高,占总营收37%,其中22纳米营收较上季大幅成长46%,主要来自OLED显示器驱动IC、影像讯号处理器(ISP)、数位电视、WiFi与音频编解码器等应用。
展望第二季,预期所有产品应用领域将会温和回升。然而,由于市场和政策仍随着关税影响而变动,对于未来晶圆需求的预测仍持审慎态度,也正与客户紧密合作,持续关注终端市场需求的变化趋势。联电表示当前订单动能没有受到美国加征关税影响,联电除了在中国台湾之外,在日本、新加坡及中国大陆等地都设有厂区,加上客户群丰富,公司将能有效应对未来运营变化。
世界先进:净利创9季新高
受惠部分客户需求提升、以及中国刺激方案持续并扩大适用范围,加上供应链因应关税不确定性而提前拉货,世界先进第1季营运淡季不淡,单季营收119.49亿元(新台币,下同),季增3.43%,年增24%;毛利率30.1%,较上季提升1.42个百分点;归属母公司净利24.14亿元,季成长30.7%。受惠客户需求提升和供应链提前拉货等因素带动,本季度获利创下近9季新高。
(2)封测
Amkor:净销售额同比下滑3.2%
Amkor第一季度净销售额13.2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估的12.8亿美元,但同比下降了3.2%。毛利率为11.9%,营业利润为3200万美元,营业利润率为2.4%,净利润为2100万美元。
对于2025年第二季度,Amkor预计净销售额为13.75亿至14.75亿美元,毛利率将在11.5%至13.5%之间,净利润将在1700万至5700万美元之间,2025年全年资本支出约为8.5亿美元。
日月光:增长有望延续至Q2
日月光投控第一季度营收1,481.5亿元台币,环比减少9%,同比增加12%,预估1,433.7亿元台币。第一季度净利润75.5亿元台币,环比减少19%,同比增加33%,预估78.1亿元台币。市场法人认为,该公司首季营收表现符合市场预期,同时,在3月合并营收明显拉升、在先进封装需求推升下,成长力道有机会延续至第二季。
近期全球投资市场及产业受美国公布对等关税政策冲击,市场法人表示,政策暂缓后,预期对半导体先进制程及先进封装仍维持先前预估的需求火热看法,而日月光今年先进封装产能陆续开出,预期若大环境不变情况下,该公司今年营运可望持续正向。
(3)设备
ASML:净利润同比大增92%
ASML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为77亿欧元,同比增长46%;净利润为24亿欧元,同比大增92%。公司一季度毛利率为54%,去年同期为51%。
ASML CEO 介绍,第一季度公司业绩超预期增长主要靠其极紫外光刻机(EUV)产品的推动。台积电、三星等晶圆厂今年正在加快推进其下一代先进制程2纳米芯片产品的量产进程,进而加大了对关键设备EUV光刻机的采购。公司第一季度的季度净预订额为39亿欧元,其中12亿欧元来自极紫外光刻机(EUV)的预订额。
ASML预计,2025 年第二季度总净销售额在72亿至77亿欧元之间,毛利率在50%至53%之间。2025年全年总营收额在300亿至350亿欧元之间(2024年全年为282.6亿欧元),毛利率在51%至53%之间。
泛林集团:营收超预期,31%来自中国大陆
泛林集团截至3月30日的季度营收为47.2亿美元,超过分析师预期的46.5亿美元。Non-GAAP准则下,毛利率为49.0%,净利润为13.36亿美元。其中,泛林集团的系统营收(包括在薄膜沉积、蚀刻、清洗及其他晶圆制造市场销售的新一代先进设备)为30.4 亿美元。
该财季,泛林集团31%的收入来自中国大陆,24%的收入来自中国台湾。公司预计第四财季营收为50亿美元,上下浮动3亿美元,而分析师的预期为45.9亿美元。
03 芯片分销
大联大:营收季增7.4%、年增36.8%
受惠生成式AI迅速发展,推动相关传统及AI服务器、电源、PC、NB等电子零组件需求增加,以及客户提前拉货等因素影响下,大联大控股第一季营收超越财测高标新台币2,100亿元并创单季历史次高达新台币2,488.3亿元,季增7.4%、年增36.8%。
文晔:营收同比增长28%
文晔科技公布2025年3月份自结合并营收约新台币887亿元,较去年同期合并营收增加约32%,较前月合并营收成长约10%。第一季累计合并营收约新台币2,474亿元,与去年同期相较增加约28%,优于前次法说会中提出的2,200-2,360亿元财测之高标。
艾睿:全球元器件销售额下降8%
艾睿报告第一季度合并销售额为6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降2%,但剔除汇率波动影响后持平。非GAAP毛利率为11.3%,去年同期为12.5%。第一季度全球元器件(Global components)销售额超出预期,为47.78亿美元,同比下降 8%,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下降 7%。其中美洲地区销售额同比下降 2%。欧洲、中东及非洲地区销售额同比下降 19%,按固定汇率计算则同比下降 17%。亚太地区销售额同比下降 4%,按固定汇率计算同比下降 3%。第一季度企业计算解决方案(ECS)业务销售额20.36亿美元,同比增长 18%。
安富利:营收同比环比皆下滑
安富利最新季度(截至2025年3月29日)财报显示,本季销售额为 53 亿美元,去年同期为 57 亿美元,上个季度为56.6亿美元,同比下滑6.0%,环比下滑6.1%。其中电子元件(EC)业务销售额49.48亿美元,同比下降5.7%,Farnell(e络盟母公司)业务销售额约0.37亿美元,同比下降10.1%。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2.7%,去年同期为 3.4%。调整后营业收入利润率为 2.9%,去年同期为 3.6%。亚洲地区销售额连续第三个季度实现同比增长。
益登:营收同比增长15.65%
益登科技公布2025年三月份合并营收,根据内部自行结算达98.36亿元(新台币,下同),较上个月营收成长13.57%,与去年同期相比营收成长16.79%。由季度来看,2025年第一季合并营收达新台币285.83亿元,与上一季相比减少14.08%,与去年同期相比营收成长15.65%。
至上:存储价格走跌致营收下滑
至上第一季度营收为463.17亿元(新台币,下同),季减8.58%,年减17.03%,主因存储价格走跌。不过,在非存储领域多元化策略推动下,应用处理器(AP)与功率放大器(PA)产品线出货强劲,占比首次突破两成,展现营运结构调整初见成效。针对第二季展望,公司预期,在实际需求提升及客户备货动能增强的带动下,营收表现应乐观可期。
因应美国关税政策变数,客户备货意愿提升,二季度需求及价格同步走扬。至上亦已在新加坡设立分公司以供应东南亚市场,并正积极评估拓展欧美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