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采购元器件遇到这些坑,真是悲伤到吐血!

    编者:王杨@臻华贸易 阅读414 来源: 国际电子商情 2023/04/23 08:02:14 文章 外链 公开

    说到元器件采购,很多不了解的人第一反应:“嗯,是个肥差!”

    但事实上,元器件采购的辛与酸,谁干谁知道!


    元器件行业鱼龙混杂,假货泛滥,五花八门,价格过山车,一天一个价,还得提心吊胆担心货期。
    如果不具备专业知识,或是丰富的采购经验,下单就像赌博,一不小心就可能踩坑,转身成为“背锅侠”,悲伤到吐血~
    下面,整理元器件采购过程中,最容易碰到的几个坑,很多人都中过招,引以为戒!
    1.不核对完整型号
    一个完整的器件型号,由主体型号、前缀、后缀等组成,后缀最不起眼,但往往标识着器件的工作温度、细节性能、封装形式、包装形式等,是不可忽视的。
    比如,TL431CP和TL431CD两者不同后缀,代表着不同封装。
    采购元器件时,如果你不细心核对完整型号,只是对比大致的型号、数量、封装,觉得没问题就直接下单,那买回来的就可能不是你想要的物料。
    粗心不核对完整型号,一字之差则差之千里,这口锅你不背谁背?
    2.只看型号不看品牌
    很多人对元器件普遍存在一个认知误区,以为一个型号对应一个品牌,但有些型号不按套路出牌,偏偏就有多个品牌。
    比如,NE555定时器,就有ST、NXP、TI、FAIRCHILD等多个品牌。
    虽说大部分物料,不同品牌也可以相互通用,但由于出货产品与客户封样存在出入,所以可能存在货不对板的风险。
    因此,在对型号之余,确认品牌也很重要。
    3.不了解行情匆忙选择
    遇到未曾采购过的物料,不了解市场趋势,供应商拿捏不好,就随意询价找代理商、分销商,不明确产品性能要求就直接下单。
    最后,要么买错了,要么买贵了,吃亏的总是自己。
    其实,遇到不了解的物料,最好先了解产品信息和市场动向,然后让熟悉的供应商给出合理的产品成本分析和报价表。
    待摸清基本价格情况后,再货比三家,择优选择。
    4.下完订单现货没了
    采购最常遇到的,就是下了订单却被告知没有现货了。
    其中,部分原因是采购流程过长,导致刚好缺货,或遇到常销料的情况,从而采购进程被拖慢没赶上场。
    还有部分原因,是没有选到靠谱的供应商,其对现货库存的掌控能力和资源调配能力较差,从而导致无法提前预判和解决相应情况。
    *声明:本文出自网络。转载仅为学习参考,不代表本号认同其观点,本号亦不对其内容、文字、图片承担任何侵权责任。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