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SiC市场变革:全球供应链竞争激烈

    编者:杨卓佳@芯片视界 阅读524 来源: 百能云芯 2023/10/24 09:38:05 文章 外链 公开

      近年来,碳化硅(SiC)半导体产业发生了重大变革,从欧美的IDM主导到中系厂的崭露头角,市场格局正经历激烈的变化。这场变革将如何影响供应链?以下是本文关于SiC市场的重要观点:
      


      IDM模式的利基:长期以来,SiC产业由IDM模式主导,其与终端应用客户保持紧密合作。这种合作模式被视为SiC发展的核心。
      
      中系厂的崛起:一系列中系厂,如山东天岳、天科合达、同光、烁科、三安等,已经获得了突破SiC长晶门槛的潜力,可能引领市场变革,打破了供应链上的缺料问题。
      
      主要市场结构:目前,全球SiC市场主要分为两种结构。一种是将料源延伸到组件制造,代表包括美国Wolfspeed、Coherent、韩国SK Siltron、日本罗姆(Rohm)等SiC料源巨头。第二种是组件制造向料源制造扩展,代表包括英飞凌(Infineon)、意法(STM)、安森美(Onsemi)等IDM厂。尽管许多IDM厂已签署了长期购料合约,但近年来也加大了SiC长晶自制的投入,以确保供应。
      
      车厂导入SiC:众多车厂积极引入SiC技术,使供应链上的合作关系更加明显。虽然料源厂在材料供应方面尚未赶上元件制造厂,但缺乏材料可能会迫使它们积极与终端客户合作。同时,元件制造厂投入自制长晶,但料源厂仍然难以预测它们是否能打破料源厂的优势。
      
      未来展望:6英寸SiC芯片短缺问题有望因中系厂的大规模扩产而在2024年得以解决。但在市场竞争中,过去的SiC料源厂可能面临新的价格竞争挑战。而IDM功率元件厂可能会受到新一波的考验,如果竞争力不足,将不得不加大委外采购,减少自制比重。此外,台湾和中国的专业长晶厂是否能够与中系主流长晶厂竞争,也值得密切关注。
      
      中国市场:中国因投入巨大,其国际IDM厂向中国大陆采购SiC芯片的比例可能比外界预想的更高。中系SiC芯片厂有些采用纯绽转手贸易模式,但未来可能因芯片供应增加和通路更加透明而发生改变。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争议,请联系客服。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