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OLEDoS和LEDoS的像素驱动电路对比

    编者:张兢轩@电子工程专辑 阅读49 来源: 电子工程专辑 2024/09/23 05:49:03 文章 外链 公开

    论采用何种类型的基板和晶体管(TFT或MOSFET),有源控制的OLED和LED的像素电路在每个发光结构(通常称为子像素)中至少需要两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

    自发光显示器的像素驱动

    TFT为LCD的大规模发展和快速普及奠定了基础,原因就在于组成TFT阵列的电子元件:晶体管和电容。晶体管提供了像素独立控制的可能,电容则储存信号。

    在OLED时代,像素电路也经历了重大的迭代,像素电路不仅需要完全独立的控制和信息储存,还需要进一步具备补偿功能,以消除像素之间的差异,这些都是为了让OLED显示屏每个像素的亮度可控且稳定。对于微型显示也有相同的需求。

    无论采用何种类型的基板和晶体管(TFT或MOSFET),有源控制的OLED和LED的像素电路在每个发光结构(通常称为子像素)中至少需要两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两个晶体管中的一个作为阀门,控制流过OLED和LED的电流,一般称为驱动晶体管。另一个晶体管主要作为开关,控制对电容的充电,称为开关晶体管。

    为了实现更复杂的功能,开关晶体管将进一步由更复杂的电路组成,以保证面板中每个驱动晶体管的开启度符合要求,并尽可能增加驱动晶体管的可靠性。图1为在两份专利中展示的LEDoS和OLEDoS驱动电路原理图。

    图 1:LEDoS 和 OLEDoS 像素电路示例

    来源:Omdia

    电流驱动和电压驱动像素电路差异

    发光二极管是一种电流控制型发光器件,因此无论其材料和应用场景如何变化,对于OLED、Micro LED、OLEDoS、LEDoS而言,控制通过的二极管电流是控制其发光亮度的核心因素。

    像素电路设计分为电压驱动和电流驱动方案,控制元件电压比较容易,控制电流比较复杂,由此形成了两种主要的像素电路设计方案,如图2所示。电压驱动的优势在于驱动电路简单,面积小,可以简化为两个晶体管和一个电容。电流驱动的优势在于可以更精确地控制发光元件的亮度,寿命更好,在同等条件下,寿命将是电压驱动电路像素的4倍。

    在微显示领域,OLEDoS和LEDoS的像素驱动电路都是从电压驱动开始的。虽然经验仍需积累,但主流的单芯片模式仍需在背板集成许多驱动芯片的晶体管电路,导致面板空间有限。

    因此,OLEDoS对电流驱动产品的需求开始显现,尤其是受Apple Vision Pro带来的VR、MR风潮影响。而目前由于LEDoS具有寿命长等优良特性,且不少产品尚处于早期阶段,因此电压驱动仍是主流。

    图2:电压驱动与电流驱动像素电路的比较

    来源:Omdia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