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介绍】近日,哈尔滨工业大学王家钧课题组等人提出了一种自下而上的电极应力调控策略,利用功能性Al/Zr修饰的单晶 LiNi0.8Mn0.1Co0.1O2 (AZ@SC811)正极来调制电化学机械效应,从而在低外部压力下为固态电池创造畅通的界面传输。结合同步辐射X射线层析成像、扫描透射X射线显微镜(STXM)和理论计算,研究人员证明了表面相和体相掺杂在锂化/去锂化过程中成功地支撑了层状结构。同时,高度的机械和化学相容性显著提高了正极材料与固态电解质之间的接触面积。AZ@SC811复合正极保持快速的离子/电子渗流网络,从而在较低的外部堆叠压力下实现快速的反应动力学。因此,AZ@SC811复合正极在100和2MPa的外部压力下放电容量分别为177.2和166.7 mAh g-1,与常规SC811复合正极不同压力下的容量表现(160.0 vs 139.3 mA h g-1)形成鲜明对比。这项研究为在低外部堆叠压力下合理设计高能量密度全固态电池提供了一条可行的途径。该文章发表在国际顶级期刊ACS Energy Letters上。Zhao Wei为本文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