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与口才(二):如何从零开始设计发言稿?“金包骨法”学起来
你有没有遇到:
● 要准备一个发言,却无从下手,百感交集,痛苦万分,想死的心都有了。直到发言前一天晚上,仓促完成发言稿,结果没有时间修改和练习,最后讲得很不好。
● 我是一家公司的主管,需要在部门年终总结上做一个汇报演讲,手上基础资料和数据这么多,怎么设计出条理清晰,又有亮点的演讲?
如果遇到以上类似烦恼,不用焦虑,学习本课程,教您如何从0开始设计发言稿的三步骤。
准备工作阶段,做好三点:1.极致专注;2.使用工具;3.思考。
01 极致专注
做事情需要有极致的专注,才会有极致的产出。如何做到极致专注:
1. 将自己置于一个安静的环境中,清空大脑,手机设成免打扰模式。
2. 采用“25分钟工作/休息5分钟”番茄工作法,也可以根据自己习惯设为25-60分钟的工作时间,在属于工作的时间内,极致专注的准备发言稿。
02 使用工具
使用的工具因人而异,有电脑、手机备忘录、便签纸等。学会利用思维导图帮助自己整理思路,可以在纸上画,重点关注写的内容而不是画得整齐,或者下载iMindMap等APP,用手机或ipad画在线思维导图。
03 思考三个问题
在设计发言稿之前,先思考以下三个问题:
第一,这次发言的目的是什么?
一般宏观目的有四类——传递信息,娱乐观众,说服,激励。
宏观目的明确后,再来看微观目的,例如向客户介绍一款新产品、在晚宴表演脱口秀让同事开心、说服老板批准某个项目预算、激励下属完成年度目标等。微观目的越具体明确,实现的可能性越高。
第二,了解观众是谁;第三,知道观众需要什么。
想钓什么样的鱼,就需了解这些鱼吃什么以及它的习性,才能投出对的鱼饵。演讲也是如此,需要有针对性的输出学习内容。那如何了解你的观众呢?
应用“观众四象限”进行梳理:横坐标代表自己对观众的熟悉度,纵坐标代表观众想听课程的程度。
首先需要判断自己对观众的熟悉度:
● 如果熟悉,可直接判断要讲的内容是否是观众想要的,这样既能讲得轻松,也不需要做破冰工作;但是如果遇到老油条或不认可自己的人,你需要重点讲带给他们的好处,吸引他们的兴趣。
● 如果不熟悉,特别是第一次到陌生地方做演讲时,必须提前做功课。第一,跟组织者提前沟通;第二,跟观众提前沟通,主要沟通他们想要和不想要的程度,以及具体的需求。
--------举个栗子-------
我第一次去某公司培训,会提前跟组织方HR沟通,HR说我们同事可不好伺候,培训多了特别不珍惜,要么不提问题要么提难题。于是我决定跟学员逐个打电话了解他们对培训的具体需求。电话中会问以下三个问题。
1)自报家门:李先生您好,我是三周后给大家做培训的龙老师,想和您有2-3分钟的提前沟通,可以吗?
2)探寻需求:李先生,在商务演讲中,您有什么困惑可以跟我分享一下吗?
3)期待那一天:最后总结,非常感谢李先生的配合,您的问题可以在课堂上共同探讨解决,期待我们课堂上见。
栗子解析:在上课之前就跟学员产生了链接,学员会感觉到被重视,在课程内容上也可以适当作针对性调整,有利于增加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满意度。当然,除电话与学员沟通外,也可以采用邮件、调查问卷、面对面沟通等方式。在课程内容上需谨记,观众喜欢有趣并有料的内容。
何谓金包骨法,就是:金句、包装和骨架。
01 金句
金句,即用一句精彩的话来总结你的观点。好的金句是发言内容的灵魂,可以让观众形成深刻印象和得到启发,所以设计发言稿,首先从设计金句开始。
金句有三个特点:简单、具体、是给观众的好处。需要注意,金句要触动内心、激励到人、令人启发的话,演讲者首先需要有自身的观点和感触,只有自己很认同这句话后,才能影响到别人。那如何设计金句呢?可以先做加法,再做减法,最后通过提炼得出金句。
--------举个栗子-------
你演讲的宏观目的是“鼓励演讲”,微观目的是“鼓励100位大学生霸占演讲舞台”,那设计什么样的金句呢?
首先你根据自身感触和多番思考,明确了自己想要表达的观点是——要想霸占演讲舞台,就需有一种不要脸的精神,并且坚持不要脸,才能战胜演讲恐惧。
接着进行浓缩和修改,变成:坚持不要脸,才能享受这个世界;
继续做减法和提炼:可以向身边同事、朋友征求意见,或者发朋友圈征求;
终于,经过不断修改,最后金句确定为:坚持不要脸,世界才会给你脸。
在商业宣传和汇报演讲中,金句一般都可以作为文案标题,点亮和吸引人的眼球。尤其擅用金句的是乔布斯,大家可以学习借鉴他的著名演讲金句,比如2001年发布ipod时讲的金句:
2001年,iPod,把1000首歌装进你的口袋(1000 songs in your pocket)
简洁 + 具体(1000)首歌 + 给消费者的好处(装进口袋)。
02 包装
对金句做包装,就是利用数据、讲故事、对照等让金句变得充实具体,能精彩直观的呈现给观众。可以学习乔布斯介绍产品时的典型思路:
①先讲金句 ②再解释金句 ③最后强调金句
举个栗子,在发布新产品GarageBand时,他首先讲金句“新一代专业音乐创作工具软件”;然后用几句话来解释和概括这款APP的特性,最后总结“它能做到,用你的苹果电脑创作音乐也能达到专业录音室录制出来的效果”。
最好讲一个真实的故事或者案例来诠释金句,比如在“鼓励100位大学生霸占演讲舞台”演讲中,可以说一个自己或身边发生的真实故事,例如某某是如何不要脸一次次霸占演讲舞台,由此获得哪些收获的故事,这样会更加有说服力。
03 骨架
有故事做包装后,就可以用逻辑结构串起来。比如使用非常经典的“总分总结构”即“开头、中间、结尾”。
开头——利用开头引起观众注意力。可以选取以下一种方式:
1)讲一组数据:比如大家知道吗,80%好的应届毕业生就业岗位都被20%擅长演讲的同学获得。
2)讲一个吓人的观点:据美国统计,最让人恐惧的事,排名第一的不是死亡而是演讲。
3)提出问题:某人曾经做过公共演讲,感受如何?
4)讲一个故事:讲自己第一次演讲时的尴尬片段。
5)公交车报站法:像公交车一样报站名,例如,本次产品推荐会,我会从以下三个方面给大家介绍这个产品,第一产品品类,第二产品技术,第三应用领域。
中间——围绕观点展开,可以解释、讲案例或故事来包装金句。
结尾——号召行动。人类的决策是由负责抽象、艺术、感性的右脑做出,而不是负责数字、逻辑、理性的左脑。所以结尾可以变得感性些,在演讲结尾可以唱歌、播放培训的回顾视频,或其他煽情方式,效果更好。比如在霸占舞台的演讲最后,可以播放之前学员演讲中成长片段,加上励志的背景音乐,让大家看到演讲变化,起到号召行动的作用。
好的发言稿是改出来的。第一次先写出初稿,后续再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改改改,精益求精。产品在刚生产出来的时候不一定是完善的,但是,我们可以不断迭代,使它日趋完美。修改所用的时间,远远比初稿形成时间要长得多。
比如学习课程,在写出课程初稿后,可以先自己修改几遍,然后找人试讲,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现很多改进空间,然后持续完善,逐渐收获一个比较满意的课件。
以上就是从零开始设计发言稿的三个步骤,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