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体验请使用Chrome67及以上版本、火狐、Edge、Safari浏览器 ×

创建银行
创建开票

    【管理】职场中实用的五大管理学定律

    编者:杨清瑶@芯学堂 阅读207 来源: 中大商业洞察 2024/08/14 08:03:49 文章 外链 公开

    员工守则是指企业内部的员工在日常工作当中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下面,给大家介绍几个员工管理的管理学定律。


    01

    热炉法则:规章制度面前人人平等


    热炉法则源自于西方管理学家提出的惩罚原则,它的实际指导意义在于有人在工作中违反了规章制度,就象去碰触一个烧红的火炉,一定要让他受到“烫”的处罚。

    与奖赏之类的正面强化手段相反,惩罚则属于反面强化手段,“热炉法则”指导我们“三性”:即刻性、预先示警性、彻底贯穿性。通过应用这三个特性来完善管理制度。

    即刻性

    当某人要碰到火炉时,立即就会被烫,火炉对人,不分贵贱亲疏。我们的管理制度也应如此,不分职务高低,适用于任何人,一律平等。如果违反制度的行为与处罚之间间隔时间过长,就不能收到好的罚戒、教育作用。因此,执行制度一定要坚决果断。

    预先示警性

    火炉摆在那里,要让大家知道碰触则会被烫,这就需要我们的管理有一个健全的长效机制。只有立足于正反两面的引导,使人自觉地去行动,管理机制才能发挥其优越性。

    彻底贯穿性

    火炉对人绝对“说到做到”,不是吓唬人的。执行和落实惩罚制度虽然会使人痛苦一时,但绝对必要。如果我们在执行赏罚时优柔寡断、瞻前顾后,就会使制度成为摆设,失去其应有的作用。


    在华为,新进员工有一条管理“高压线”:培训学习时不许上网聊天,违者辞退。有一新员工不相信,“我偷偷上网,谁知道?”于是以职试规。他想不到的是华为是网络通讯的顶级高手,很快发现了这一行为,第二天该员工就被请离。

    02

    沃森定律:企业文化是根本



    沃森定律是美国IBM公司前总裁沃森提出的。他认为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有一个核心价值观,它规范和指导着一代又一代的企业领导人和员工为之不懈努力地奋斗。

    核心价值观是企业文化最重要的部分。企业文化的内涵是企业的核心理念、经营哲学、管理方式、用人机制、行为准则的总和。企业文化是在企业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沉淀积累的结果,是根据所从事行业的特点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批判和继承的结果。

    企业在价值观的引导下,会聚集起一批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员工。在相互认同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氛围里,为共同的价值目标而努力,使企业具有极强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最终赢得竞争的胜利,求得企业的扩张与发展。

    企业文化也是企业在科研和市场上保持领先地位的重要基础。中外大多数成功的企业都拥有自己优秀的企业文化。


    微软公司通过长时间的积累,形成了开放的、先进的、富有微软特色的企业文化。在技术研发上,微软坚持"乐于迎接重大挑战,从长远出发不轻易放弃"的精神。在这一信念的支持下,微软公司的技术人员通过不懈的努力,终于使其产品获得了巨大的成功。


    如果没有坚持"从长远出发"的原则,很难想象今天的微软会是什么样子。


    03

    梅考克法则:管理是一种严肃的爱


    这一法则是美国国际农机商用公司董事长西洛斯·梅考克提出的。

    一群鸬鹚辛辛苦苦跟着一位渔夫十几年,立下了汗马功劳。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它们腿脚不灵便,眼睛也不好使了,捕鱼的数量越来越少。后来,渔夫又买了几只小鸬鹚,经过简单训练,便让新老鸬鹚一起出海捕鱼。由于渔夫的精心调教,加之老鸬鹚的“传帮带”,新买的鸬鹚很快学会了捕鱼的本领,渔夫很高兴。

    新来的鸬鹚很知足:只是干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工作,主人就对自己这么好,便下定了知恩必报的决心,一个个拼命地为主人工作。

    而那几只老鸬鹚因为老得不能出海了,主人便对它们冷淡起来,吃的住的都比新来的鸬鹚差远了。日子一久,几只老鸬鹚瘦得皮包骨头,奄奄一息,另几只老鸬鹚干脆被主人杀掉炖了汤。

    一日,几只年轻的鸬鹚突然集体罢工,任凭渔夫如何驱赶,再也不肯下海捕鱼。渔夫抱怨说:“我待你们不薄呀,每天让你们吃着鲜嫩的小鱼,住着舒适的窝棚,时不时还让你们休息一天半天,你们不思回报,却闹起了情绪。怎么这么没良心呀!”

    这时,一只年轻的鸬鹚发话了:“主人呀,你对我们越好,我们越害怕。你想想,现在我们身强力壮,有吃有喝,但老了,还不落个老鸬鹚一样的下场!”

    从这个故事中应该看到,鸬鹚从最初希望“有吃有喝”,到企盼“年迈体弱时也有小鱼吃”,这些要求都是合情合理的。倘若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忽视了这些需求,最终只能导致“鸬鹚”罢工,从而使企业蒙受更大损失。

    看一个企业,不只是看其对年轻员工的态度,更要看其对待老年员工的态度。


    04

    希尔定理:任意指派任务是一种侮辱


    希尔定理是英国原子能管理局局长J•希尔提出的。他认为,命令的一半出于下属,执行的一半来自上级。


    如果向3M中国有限公司的员工提出这样一个问题:“3M最吸引你的地方是什么?”那么大多数的答案会是:“我可以在这里把灵感变成现实。”已有百年历史的3M公司,历来注重为员工提供宽松、自由的创新环境和资源。这一点,不仅使它的产品种类近六万种,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多元化企业之一,更重要的是吸引和培养了大批才华横溢的员工。


    在决策上,最常见的就是主管有了完整的解决问题方案,于是直接下达命令,让下属直接执行。这样主管虽然享用了充分的决策权和发布命令权,但下属在执行此命令时只是为了完成任务,因而不可能给主管带来“意外的惊喜”。

    在实际的操作中,有的主管虽然自己有了完整且完善的方案,但放在自己的心里不说,而问计于下属。当认真听取下属陈述完解决问题的方案后,会根据下属方案来进行相应的调整。

    如此一来,主管就在表扬下属的过程中“轻松”完成了自己的决策。而下属在得到主管的欣赏和肯定后,则会全力以赴地、创造性地执行决策方案。

    因为下属的心中充满着成就感、自豪感,自己不仅是直接的操作者,也是设计者。当自己在做愿意做的事情时,思维肯定是积极的,思维的方向会全部集中于成功。下属在此种状态下执行任务,其结果肯定是出色的。


    05

    洛克忠告:有效监督带来满意绩效


    英国教育家洛克提出洛克忠告,认为管理者令出必行,才能保证成功。

    有一个分粥的故事,说的是有7个人一起居住,他们每天都须面对同一个问题:怎样将一锅粥平均分配。

    他们尝试通过制度来解决这个问题,想出了以下方法:大家选举一个品德高尚的人负责分粥。开始时,这个德高望重的人还能公平地分粥,但没多久,他却开始为自己及拍他马屁的人徇私。大家于是要求换人,但换来换去,负责分粥的人碗里的粥仍是最多。

    没办法,只好采取了另一个方法:大家轮流分粥,一星期每人负责一天。但他们马上就发现,每人在一星期中都只有负责分粥那一天才吃得饱,其余6天都要挨饿。于是大家对新方法仍然不满意。

    最后,大家想出了一个方法:7人轮流值日分粥,每人一天,但这次分粥者要最后才可领粥。令人惊异的是,在这制度下,无论谁来分粥,7个碗里的粥都一样多!因为分粥者明白,如果7碗粥并非一样大,他无疑只能领到最小的一碗﹙因为他要最迟领粥﹚。

    同样是7个人,不同的分配制度,就会有不同的风气。所以一个单位如果有不好的工作风气,一定是机制问题。只有机制健全了,才能使各项工作按部就班地进行。

    分粥的故事告诉我们规定的重要性。但有了规定,要是不能严格地执行也不妙,规定也起不到应有的效果。只有令出必行,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在管理中,把事情程序化、制度化,让各职能部门有章可循,员工按部就班,可以提高管理效率。要做到这些,制定各种各样的规定就不可避免。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如何制定规定,从而使企业能以最好的状态运转,是每个管理者都不能忽视的问题。

    过多的规定会使员工们无所适从,规定应该少定。少定规定会给员工们以较大的个人发展空间,在工作中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提高企业的产出效率。

    但是,规定要是不能严格得到执行,那就会比没有规定还差。适当的规定,然后严格的得到执行是成功的保证。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权利人所有,其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立场;本网站视频或图片制作权归当前商户及其作者,涉及未经授权的制作均须标记“样稿”。如内容侵犯了您相关权利,请及时通过邮箱service@ichub.com与我们联系。
     0  0

    微信扫一扫:分享

    微信里点“+”,扫一扫二维码

    便可将本文分享至朋友圈。

      
    
    
    分享
     0
      验证